第161章 樂土何在(2 / 2)

人人都愛馬文才 祈禱君 6006 字 10個月前

祝英台恍然大悟。

要是那時過來的是馬文才,梁山伯必定在和他一唱一和唱雙簧,唱的那亭長乖乖把豆料還回來。這時候許多貧窮人家都不見得吃的上豆飯,那些人貪的,都夠歇腳錢了。

馬文才最恨彆人把他當傻子,梁山伯則是綿裡藏針,路上許多人看他們年少又多金想要宰肥羊,都是被他們這麼一唱一和乖乖認栽的。

但真到了祝英樓這樣的人眼裡,像是驛官這樣的賤役本該就做些偷雞走狗之事,怕是覺得全天下都是這樣,反正也不在乎那些小損失,更不願低下身份跟他們“鬥智鬥勇”,梁山伯知道祝英樓是什麼性子什麼見識,當然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辛苦你了……”

祝英台歎氣。

“言重了。”

梁山伯也不知兩人為何會聊到這上,隻是覺得現在氣氛難得的好,笑得越發和煦溫潤。

“梁山伯,我有一個問題就沒想明白,我想問問你,要是你覺得難回答,可以不回答我啊……”

祝英台有些吞吞吐吐地問:

“我覺得我兄長對你特彆和氣,比對馬文才和傅歧還和氣,經常聽從你的意見,還對你勾肩搭背,為什麼呢?”

她知道梁山伯是個不會吹噓自己的人,不好意思地低了低頭:“那個,你很厲害,我不是覺得你不夠厲害到我兄長另眼相看才好奇問這個……”

“我明白。”

梁山伯自然明白祝英台是什麼樣的人。

正因為如此,所以他才笑得如此苦澀。

也是該清醒了。

“昔日吳起為將,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夥食,睡覺不鋪墊褥,行軍不乘車騎馬,親自背負捆紮好的糧食和士兵們同甘共苦。有個士兵生了惡瘡,吳起替他吸吮膿液。這個士兵的母親聽說此事後放聲大哭。”

他看著祝英台,臉上自始至終都帶著慣有的那種笑意。

祝英台知道他說話不似馬文才那般直擊人心,往往有些迂回委婉,所以仔細聽著他所說的典故,希望能從其中聽懂些什麼。

“有人說:‘你兒子是個無名小卒,將軍親自替他吸吮膿液,你怎麼還哭呢?’那位母親回答,‘不是這樣的,當年吳將軍替我丈夫吸吮毒瘡,他感恩戴德,在戰場上勇往直前,最終死在敵人手裡。如今吳將軍又替我兒子吸吮毒瘡,我不知道他會死在什麼地方,因此我才哭泣。’”

祝英台聽完了整個故事,身子一震,不可思議地看向梁山伯。

見到祝英台愧疚又憤怒的表情,梁山伯像是受了某種誘惑一般,帶著安慰的表情,學著馬文才經常做的那樣,摸了摸她的腦袋。

他似乎能夠理解馬文才為什麼經常這樣做了。

梁山伯自認自己從小聰慧,又像是天生的天賦一般,總能早早察覺彆人對他的企圖。入了學館中,披著“不拘門第”的外皮對他招攬的人也不是沒有,他早就習慣了。

可是看到這樣維護又憤怒的眼神時,他還是會心中滾燙一片。

“知道了,就回車廂裡去吧,外麵風大。”

梁山伯仔細感受著掌下那一絲細柔,狠心抽回了手掌。

祝英台已經完全不知道該用什麼態度和麵目麵對梁山伯,被這樣溫柔的眼神看著,祝英台竟羞愧的掉頭跑了。

在這一刻,祝英台才明白自己害怕的是什麼。

“士族則交,庶族則用”的觀念,似乎已經成了一種鐵律植入了這時代大部分人的價值觀裡,以至於春秋秦漢時“伯牙子期”一般的美好情感,已經變成了被功利包裹的笑話。

一時間,祝英台竟有些討厭馬文才拐彎抹角的讓自己去追尋答案。

哪怕是馬文才開門見山的直接擊破她的最後一絲幻想,也比如今梁山伯好似輕描淡寫的引經據典要溫柔的多。

連梁山伯這樣的人都已經看開了,並覺得這理所當然,她又能改變些什麼?

哪怕再來一次“梁祝”,哪怕梁山伯比馬文才、比傅歧更加優秀,可他是寒門,注定了梁山伯依舊隻能“嘔血而死”,自己也依舊隻能“撞碑化蝶”。

除非打破這個世道的規則,否則將她永遠找不到心目中的“樂土”。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馬文才:(哼著小曲)手撕蝴蝶,我最愛吃啊,啦啦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