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不知道他為何突然就對宴會失去了興趣,又如何會突然不悅。
他領著祝英台出了宴廳的門,見馬家領他們出門休息的仆人就在不遠處等候,隻得深吸了口氣,壓低了聲音,臉色難看地質問祝英台:“那個梁山伯,是梁新的兒子?”
“咦,你不知道嗎?”
祝英台知道之前祝英樓招攬過梁山伯,還以為他已經打聽清楚了他的來曆身世。
“他父親以前是山陰縣令……”
“我知道梁新是誰,不必你再說一遍!”
祝英樓隻是想招攬梁山伯做個管事門客之流,這樣的吏門寒生,又不是世族之家,誰管他祖宗十八代是誰?
想到這裡,祝英樓臉色更黑,直接對妹妹低喝:“離那梁山伯遠點,晦氣!”
祝英台討厭的就是祝英樓這種霸道的脾氣,更何況梁山伯這一路走來多不容易,旁人不知道,她卻是知道的,麵上雖沒顯出不耐,口氣卻明顯冷淡了不少,隨口敷衍:
“他和我是同窗,要一起上學的,遠不了。”
“那你就不用去上學了,免得什麼寒酸子弟都攀附上來。”祝英樓低頭看著妹妹,“傅歧都和我說了,你還在丙科交了不少朋友?你性子單純,彆被人當做踏腳石卻不自知。若要爺娘知道你是這麼上學的,結交的都是梁山伯這樣的人,哪怕打斷你的腿也不會讓你再去會稽學館。”
祝英台忍住反諷的衝動,閉了閉眼,待再睜開時,她假作無奈道:“連心高氣傲的馬文才都視他為友,他以後的前途不見得……”
“就憑他是梁新之子,以後就不可能有什麼前途。”祝英樓嗤了一聲,“難怪他和傅歧看起來交情不淺,那梁新原本就是靠著傅家起來的,算是他半個主家。可惜梁新不識趣,弄得傅家也差點裡外不是人,這傅歧現在還能和梁山伯結交,可見梁山伯把他父親的攀附手段學了個全。”
前幾日他還可惜梁山伯是個有才之人卻招攬不得,不過幾日的功夫,他的口氣卻厭惡如斯,祝英台心中更是忐忑不安。
這其中到底有什麼隱情?
“好歹也是一路患難的交情,兄長要我離他遠點,總要有什麼原因吧?”祝英台扁著嘴,眼底有一絲狡黠,“我還想繼續讀書呢,你隻要跟我說清利害關係,我會自己權衡利弊。”
這才是士族正常的處事之風,祝英樓不疑有他,言簡意賅地說明了他的嫌惡來自於哪裡:“自劉宋以來,便有假造戶籍、詐入士族之人,是以無數寒人冒襲良家,既成冠族;妄修邊幅,便為雅士。這些人更書新籍,通官榮爵,隨意高下,乃是所有士族最為厭惡之事,所以天監初年,陛下曾下令校籍,說這梁新晦氣,就跟校籍有關。”
“為何?”
祝英台自己是懵懂的,但她記性極好,將每一字每一句都記了下來,準備事後去向馬文才詢問,或是轉述給梁山伯聽。
“這校籍的事情,連一州中正都不敢碰,自劉宋以來,籍簿混亂,竄士者不知凡幾,竄士之人能夠修改籍簿,難道是靠自己能做到的嗎?這從上到下,哪一節都碰不得,加之多年來,這些竄籍之人有遷徙者,有因功晉升者,有圈地自立者,誰能讓他校了籍去?他便是死了,都不知道是誰害的他。更彆說幫著他們竄籍的士族和高門……”
祝英樓顯然對這些陳年舊事知道的甚多,“你說我為何喊晦氣?梁山伯如果不出仕還好,一旦做了官吏,有的被這些人磋磨;即便是我招攬了他,因著這層關係,日後我被人在背後使了陰招下了絆子,都不知道問題出在什麼事上……”
如此一說,之前梁山伯的婉拒,倒像是自己走運了,祝英樓心中最後一絲遺憾也消失殆儘。
“有這梁山伯在這裡,這裡也不好多留了,我們回去收拾收拾東西,這幾天早日出發回上虞吧。至於那梁山伯,送他點盤纏,讓他自己走,後麵就不要再跟我們一路了。”
“那兄長知道當年的真相嗎?是哪些人詐入士流……”
山陰和上虞相連,祝家又消息靈通,祝英台帶著一絲僥幸,想要打聽點什麼。
誰料祝英樓露出一副看白癡的表情望著自家妹妹:“我若知道,我還能好生生站在這裡?聽說梁家後來起了大火,連片紙頭竹片都沒留下來,就算最早的籍簿還在,也都燒的乾乾淨淨了,這種事情,說到底和我們這些原本就是士族的人毫無關係,聽過就聽過了,誰費神打聽?”
祝英台也沒抱什麼希望,但總算是知道了點內情,她怕祝英樓看出破綻,隻得做出一副逆來順受的樣子,再沒多問,乖乖的跟著他一起,在馬家下仆的相送下,回了馬家的彆院。
但誰也沒想到祝英樓竟然對梁山伯防備到如此地步。
第二日,祝英台還睡得迷迷糊糊,就聽到外麵傳來了各種喧嘩之聲,待她睜開眼起床一問,才知道祝英樓已經將所有東西收拾好,執意今日就要回上虞祝家莊去。
此時才剛天亮不久,梁山伯昨夜爛醉如泥,現在還在隔壁院子裡睡著,祝英樓不欲再和他多接觸,隻派人往梁山伯門口放了些盤纏,就當是告過彆了,竟連叫醒他都沒有。
待祝英台有些無措地洗漱完畢被“護送”出屋子時,還是一臉懵逼的表情。
這麼快?
說好的和馬文才告彆呢?
說好的要把內情轉告給梁山伯呢?
另一邊,得到消息的馬文才匆匆趕來,他昨日也喝了不少,如今眼睛還有些紅意,見大門口祝英台正被祝英樓護著上車,脫口喚出聲:
“英台!英樓兄!為何走的如此匆忙?!”
聽到熟悉的聲音,祝英台麵露驚喜,剛要回頭向馬文才打招呼,忽覺背後一陣力道襲來,不由自主地被推進了車廂之中。
待她回過神來,隻聽得車外祝英樓以不容反駁的口氣回應著馬文才。
“昨夜接到急信,家中有事,家母命我和阿弟立刻趕回祝家莊。”
作者有話要說: 預產期還有兩個月,懷孕加上家裡在裝修新房子,狀態不是很好,比起胡亂更新,我更怕質量不保,所以一直沒有恢複更新,之後也不能保證每天日更,但這本書不會坑的,就算生完孩子再回來填我也會填起來,希望大家能理解並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