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枷鎖(2 / 2)

不二臣 流鳶長凝 3946 字 8個月前

“這地方陰氣重,你身子單薄,也難怪會被魘著。”婦人歎息,望向牢外,“明日上了路,也許會好些。”

是的,上路。

她因為傷人被判了流刑,明日將與這婦人一起,押解往大夏最荒蕪的永州,做苦力三年。

荀錦攏起身子,抱膝貼壁而坐,稍微緩和後,道:“興許會好些。”她記得,這位大娘叫楊大花,本來盜竊不至於流刑,奈何她是慣犯,所以陽州長慶縣縣令下了重判。

反正是醒了,楊大花也睡不著了,便往荀錦身邊挪了挪。

“姑娘,我瞧你生得好看,身子瘦瘦小小的,怎會傷人呢?”

這句話楊大花在初見荀錦的時候也問過,荀錦那時候隻答了一句,那人該死。楊大花看她情緒不對,便不敢多問,現下覺得兩人要一起上路,也算是同路人,就當聽個故事也好。

荀錦垂著腦袋,燈影的陰翳將她的臉龐都浸在漆黑之中,隻是沉默。

楊大花在是不懂這個小姑娘,性情陰翳,全身寫著生人勿近,散發著寒涼的氣息。想來也是個可憐人,過往必是有如地獄一樣的可怕,不提便不提了吧。想到這裡,楊大花想到了另外的一樁事:“我聽說,永州那邊很亂,很多流刑判到那邊的人,還沒走到地方,就被路上的賊寇給殺了。”說到可怕的地方,楊大花好意提醒,“尤其是你們這樣的小姑娘,據說會被賊寇搶上山去糟蹋,生不如死!”

“我知道。”荀錦徐徐回答。

楊大花有些自來熟,輕輕地撞了一下荀錦的肩頭:“彆怕,若是真遇上了,大娘給你殿後,你先跑。”

荀錦很是意外,緩緩抬起頭來,一瞬眸子尤為清澈:“你不是說,生不如死麼?”

“這世道,活著每一日都是煎熬。”楊大花也跟荀錦一樣,抱膝靠牆,“倘若日子好過,誰要偷雞摸狗的過日子?隻要賊寇寨子裡不用挨餓,老娘什麼都不怕。”

荀錦先前並未發現,楊大花的手很瘦,幾乎是骨瘦如柴,即便有暖色的燈光落在上麵,也泛著一股病色。

“大娘。”荀錦覆上她的手,暖意透下。

楊大花苦笑:“咱們這位陛下,隻知道打仗,可打仗也是要錢要糧的呀!男人都征去打仗了,能回來的十之一二,女人要管耕地,管老小,還要管交糧交稅……”說到悲憤處,楊大花吸了吸鼻子,“老的捱不住,小的更捱不住,小的還可以賣個人家,賭個活命的機會,老的隻能在床上等死。”

長慶縣臨近永州,是陽州最貧瘠的縣城。

永州本來也算是富庶之地,奈何三年前的一場海山氏暴亂,整個永州淪為了屠殺之地。永州多巫蠱,是以朝廷並未在永州設立州府,而是讓巫人自治。巫人之中,以海山氏為尊。海山氏代代在幽山原生活,沿著鏡心湖一帶連寨而居。

誰也不知道海山氏暴亂到底圖什麼,隻知那年大夏發生了另一件大事——大夏曾經攻占鄰國大澤的泰州,本以為是大勝,遷徙了不少夏民去泰州安家開荒。沒想到這一切竟是大澤的毒計,等夏君反應過來,下旨夏民遷回永州,一切都已經遲了。大澤柳州與秦州的兵馬合擊泰州,不僅把泰州的大夏駐兵儘數誅殺,還將大部分夏民與牲畜一起擄走,留下一個空蕩蕩的泰州。

夏君震怒,發兵欲滅大澤,卻在這個時候突然病倒,這才不了了之。

部分倉皇逃出泰州的夏民跑到了永州,祈求得到海山氏的庇佑,海山氏收容了他們,不到半個月,海山氏便開始了暴亂。陽州毗鄰永州,陽州刺史荀錚奉命帶兵剿滅暴亂。荀錚是個有本事的,不過半月,海山氏暴亂平定。活捉的海山氏,就在鏡心湖邊就地正法,據說當日鮮血將鏡心湖染紅了一半。荀錚安靜地在鏡心湖畔站了許久,誰也不知道這位立了大功的陽州刺史到底在想什麼,隻知道他回返陽州後,大病了一場,險些沒有救回來。自此,這位陽州刺史的身子一直不太好,所以請辭了入京晉升的詔令,留在陽州繼續當刺史。

三年,永州荒亂不息,朝廷也無暇旁顧。</p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