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二年,年僅23歲的太子李弘,卻突然一命嗚呼。太子的事情我一直有所耳聞,他是個仁孝的,但上天卻沒有眷顧他。太子去世後,皇帝陛下非常悲痛,他親筆為太子寫下了《孝敬皇帝睿德紀》,稱太子“天資仁厚,孝心純確”,並按古諡中“慈惠愛親,死不忘君”的標準,破例追封其為孝敬皇帝。
李弘仙逝後,太子之位就順延給了武後的次子李賢。早在龍朔元年時,潞王李賢徙封沛王。在慶賀沛王封爵的儀式上,皇帝陛下特命朝中五品以上部門長官前往獻禮祝賀,並奏九部樂,以示普天同慶。這等舉動,我就明白,皇帝是真的寵愛他與武後所生的幾個孩子。
李賢與哥哥李弘的“誌慮忠純”,如出一轍。況且李賢身子健壯,我想,日後若是李賢上位了,作為弟弟的英王日後的生活定然不會太差,我的女兒也能夠安穩度日。
然而,我卻忽略了一個女子的野心,那便是武後。
最開始,二聖臨朝的時候,我還以為武後隻不過是在幫助自己的夫君,卻沒有想到,等她真正的掌握朝政之後,她開始露出了自己本來的麵目。
武後最初能“屈身忍辱,奉順上意”,故而皇帝力排眾議,堅持立她為後。待到武後得誌後,她便專作威福,皇帝要做什麼,她便要強行控製,十分霸道,最後,皇帝都不勝其忿。麟德元年時,宰相上官儀請求廢後,皇帝深思後同意,即命上官儀起草廢後詔書。誰料到,左右侍從及時奔告於武後,武後立即到李治麵前自訴,使皇帝陛下羞縮不忍,複待之如初。皇帝陛下又擔心武後怨怒,因此哄騙她說:“我初無此心,皆上官儀教我。”從此每當皇帝陛下理政時,武後便“垂簾於後,政無大小皆與聞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