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 章 今日朝議之事有三(2 / 2)

鄉裡嗇夫,遇事不決時,可以方便地翻閱新秦律。

如此,也能一定程度上做到有法可依。”

周邈聽著,心內小人小雞啄米點頭!

新秦律不能像明洪武大誥一樣,成為家家戶戶的必備品,但朝廷衙署及鄉裡之中,必須有一部鎮場。

李斯:“另在各縣備新秦律數十部,定價黃金十斤,以供有需士人及富豪,購買藏書家中。”

“再於縣衙放置十數部不等,以供法學學子及有需黔首借閱。”

“最後,令縣中專派書吏,於市肆、城門及人多聚集處,誦讀新秦律三月。

凡諸鄉裡嗇夫、裡典等,亦誦讀新秦律於鄉裡。

往後每年,都宜擇年節聚會之時,行此誦讀常用秦律律條之事。”

周邈(袖口豎大拇指):考慮得真周到!

新修秦律一事,前年末就已經開始,今年大朝賀日朝議提出來,無人反對。

就連頒行事宜,都已提出並推演過,確保無誤。

新秦律是大部頭厚冊書籍,如此大量的無償鋪貨,當然花銷甚巨。

但這是必要花銷,不能省。

況且如今的大秦,五穀盈倉,天下安穩,黔首貧戶大減。

這點花銷,灑灑水啦~

“其二,新設市易部,主與西域城郭諸國、北地匈護、東方諸夷,即大秦周邊胡夷互市商貿之事。兼管國中市易之事。”

精鹽、瓷器、茶葉,以及棉毛紡織品,合適商品都已經趨於成熟。

並且西域商貿之事,早已部署近兩年,此時新設市易部,正式發力與周邊胡夷的互市,時機已然成熟。

至於大秦國內,因八方馳道的暢通,各地物產都開始流動起來。

也當有專門衙署主理。

至於與周邊胡夷互市的‘關稅’,國內市易的‘商稅’,當如何確定,又當如何征收?

後續再研討商議即可。何況都也不是能一次定死的‘祖宗之法’,當因時製宜,隨勢而變。

“陛下英明!”照舊是群臣讚同。

“其三,備戰百越。萬事俱備之時,便是南征百越之日。”

“……”

按理說,南征百越,是徒生兵事,狠一點就是窮兵黷武之舉,當初蒙恬北

守匈奴都被淳於越噴,現在不更要跳起來噴?

但首先,淳於越他那一波人還在大西北。

其次,南征百越這事也不是秘密了,年前早已開始備戰,足有一兩個月。

最後,大秦如今富起來、強起來了,南征百越輕輕鬆鬆。

而且,方才仙使獻禮神藥,明顯就是為南征濕熱環境的百越預備的吧!

不知情的朝臣思緒流轉,最終選擇閉口不言。

而知情的那些上卿們,則是恨不得早些將‘一年三熟’的沃土,納入大秦疆域!

於是,最後便是齊聲道:“陛下英明!”

不過是已經在備戰的,繼續備戰罷了。

至此,朝議環節結束。

……

之後也是常例環節。

君臣起身移步,乘車離宮郊祭。

郊祭回城,前往選定的在滅東胡一戰中犧牲的將士家中,為其親眷送上過冬寒衣——

新棉花絮的棉襖,新棉布做的中衣中褲,以及羊毛線鉤織的毛衣毛褲。

之後回宮,舉行大宴。

今年的大宴有所變化。先是撤掉了鋪地的草、竹、或氈席,換上兩三年前就出現在章台宮的高腳桌椅。

不過,仍是豎向排列,分餐製的一桌一椅形製。

現在仍在朝中有資格出席大宴者,早已都是擁護‘秦學’的官員。

不會去諍諫高腳桌椅的形製,於禮不合。

怎麼不合了!秦學新生,一切都是新的,那革新席地而坐,改高腳桌椅又有何不可!

高腳桌椅坐著不要太舒服好嗎!

得賜大宴的朝臣、侯爵、六國諸侯及東夷藩國,還有西域城郭諸國使者,都歡天喜地入座。

接著酒水菜肴絡繹上桌……

菜肴的原材料裡,有西域城郭諸國使者們不曾見過的玉米,見過但格外香甜飽滿的稻米、麥、豆、秫。

以及部分見過,但從不知道還可以這麼吃的蠶豆、核桃、芝麻、芫荽、胡椒和小茴香!

“吸溜吸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