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舟見謝辭予臉色不對,躬身問道。
謝辭予擺擺手:“無礙。”
謝辭予睨了一眼仍然卑微跪著的李旭年,辭色冰冷:“家宴本王自會出席,你下去吧。”
“是,多謝大人,那咱家就先告退了。”
李旭年得了謝辭予的準話,他起身行禮退下。
謝辭予是南朝權勢滔天的首輔,封尋能順利坐穩王位少不了謝辭予的扶持與助力。謝辭予無父無母,當初戰亂,正是封尋分給他一塊餅並將他帶回家,那時封大人認了謝辭予為義子,從此謝辭予就是封尋出生入死的兄弟。
皇權穩固,南朝國泰民安之時,曾有禦史聯合上折子參首輔兼昭王權勢滔天功高蓋主,恐為南朝大禍,希望陛下削減謝辭予手中的權力。
結果那些居心叵測的禦史被封尋一人賞二十廷杖趕了出去。
封尋原話:“首輔是最不可能叛國的那個人。”
昭王是謝辭予的封號,目的是讓謝辭予順理成章參加王宮家宴。
這不,過幾日便是中秋,家宴之邀準時送到謝辭予府上。
謝辭予如今最頭疼的還是陸知雁的婚事。
上一世謝辭予聽聞是陸知雁自己想嫁,兵部尚書陸鳴特地向陛下求來的賜婚。陸知雁與徐清林二人舉案齊眉婚姻美滿,堪稱京城一段佳話。
也正是因此,謝辭予自始至終都沒有插手陸知雁的婚姻。
封尋知曉謝辭予真愛是陸知雁的時候還拍過腦袋:“這有何難,我能給他們賜婚,就能下旨讓他們和離。隻要你願意,就一句話的事。”
謝辭予白了封尋一眼:“但陸知雁不願意。”
在謝辭予心裡,陸知雁似乎是真心愛徐清林的。
他怎麼就重生到賜婚之後呢?
就不能再往前兩日麼?那時他或許還有一絲爭取的希望。
*
前世謝辭予與陸知雁的相識並非在京城,而是在一個偏遠的江南水鄉。
謝辭予處理完手上的事情,他給天子留了張字條,上麵隻有三個大字:“不乾了”。嚇得封尋以為謝辭予從此就要浪跡天涯棄他而去,封尋急急忙忙出宮奔到王府,問了岑舟才知曉原來謝辭予隻是到江南散心去了。
好巧不巧,陸知雁也到了江南。
陸知雁自小在京城長大,她對山清水秀的江南有著天生的向往,於是陸知雁趁著自家爹爹不注意,同樣留了張字條,就帶著兩個婢女“闖蕩”江南了。
“我還從來沒有來過這麼漂亮的地方呢。”
陸知雁沉醉於詩情畫意的江南美景,她踏上刻滿歲月痕跡的石板橋,扶著石墩向下看。
丫鬟小翹連忙扶著她:“小姐莫要再往前了,小心掉下去。”
青芷亦出聲附和。
“都出來玩了,你們兩個能不能大膽一點,彆總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的。而且你們剛才沒聽見嗎,船夫說了這水很淺的,就算真掉下去了我也能自己爬上來。”
陸知雁清脆的聲線吸引了謝辭予的注意力,謝辭予回眸望見陸知雁那張清麗美豔卻並不妖冶的臉,神色微微一動。
當街盯著彆家姑娘看可不是什麼君子行為,因而謝辭予隻瞥了一眼便迅速挪開了目光,視線重新落在汩汩水流。
陸知雁對此毫不知情。
她憑欄眺望了一會兒,便興致衝衝地拉著兩個丫鬟到彆處逛去了。
當天夜裡,月上柳梢,謝辭予出來買酒,路過小巷時聽到有人呼救。
謝辭予從小習武,武功高強,京城無人是他對手,就連整個南朝能跟謝辭予抗衡的人都少有。
他耳力極好,必然不會聽錯。
謝辭予腳步匆匆深入小巷,果然見到賊人強搶民女。
陸知雁袖子裡握著一把小巧的匕首,心想賊人若是執意靠近,她定然要把匕首捅進那人的身子。
第一次出遠門就遇到這種事,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