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和織女在樹林裡相識了。交談中,牛郎明白了織女的身份,織女也知道了牛郎的遭遇。織女見牛郎挺老實,知書達理,就和他結成夫妻,在人間過起了男耕女織的幸福生活。過了些日子,他們生了一個男孩,一個女孩。夫妻倆早出晚歸,辛勤勞動,不怕辛苦,日子過得挺美滿。
轉眼間過了三年,他們的孩子也都漸漸長大了。一天,牛郎去喂牛,那頭衰老的牛又講話了,眼眶裡滿是淚花。它說“我不能幫你們下地乾活了!咱們快分手了!我死了以後,你把我的皮剝下來留著,碰到緊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老牛話沒說完就死了。
夫妻倆痛哭了一場,把老牛的皮剝下來留著。他們倆把老牛埋在山坡上,又在旁邊種了一棵梭梭樹。
有一天,王母娘娘忽然得知織女跟牛郎成了親,氣得暴跳如雷,發誓要把織女抓回天庭,嚴厲懲罰。
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裡乾活,便帶領天兵天將闖進牛郎家裡,來抓織女。兩個孩子跑過來,死死地抓住媽媽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兩個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著織女,一起飛向天宮。織女一邊掙紮,一邊望著兩個孩子大聲喊“快去找爸爸!”
牛郎得知織女被王母娘娘抓走,心急如焚。可是怎麼上天搭救呢?忽然,他想起了老牛臨死前說的話,便趕緊找出牛皮,披在身上,然後將一兒一女放在兩隻竹筐裡,挑起來就往外跑。一出屋門,他就飛了起來。他越飛越快,眼看就要追上織女了。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玉簪往背後一劃,霎時間,牛郎的麵前出現一道天河。天河很寬,牛郎飛不過去了。
從此以後,牛郎在天河的這邊,織女在天河的那邊,兩人隻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們就成了天河兩邊的牽牛星和織女星。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鵲飛來為他們搭橋,讓他們在橋上相會。每逢這一天,喜鵲也確實少了很多,據說都到天河那兒搭橋去了。
後來,每到農曆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