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盤桓西牧(2 / 2)

金骨傳奇 木杉557 4514 字 8個月前

子昭低頭問道“你如何去的?與我細細道來。”

羌奴答道:“三年前,小人正在山腳下場上訓馬,一中年男子身負一人,慌張從山中疾行而來,問牧中可有懂醫術之人。原是他背上那年輕男子從山崖上墜下,小腿斷折,小人會訓馬,自然會接馬腿。故用接馬腿之法為其續腿,又教那男子用草藥敷傷處之法。那男子謝過之後,便背著傷者回山中去了。約莫兩月之後,那中年男子又來牧中,予我一簍竹筍和一隻錦雉,言說乃是報答接腿之恩。其後兩年多,那二男子或一、兩月,或三、四月,都要從山中出來,必然路過西牧,每次都會與閒談一刻,談些山下近況,或問牧中牛馬。交談之中,我知中年男子名曰甘盤。去歲冬,有一馬受驚奔入山中。牧尹大人命一牧人帶我進山尋馬,在山路中偶遇甘盤,邀我與牧人去其居處避寒用食。與我一同進山的牧人尋馬歸來後,因感風寒不治而亡,因而西牧中知甘盤居所者,僅我一人耳。”

子昭聞言大喜,追問道:“你所識那人確是名喚甘盤無疑?”

羌奴點頭答:“我與其相識三年,長談短言有十數次,其人自稱甘盤,必是無疑。”

一旁伺候的牧尹說:“此奴乃周方伯進獻羌奴,羌人善騎,此奴尤善相馬訓馬,故而執來西牧已有十載。方才此奴所說去冬失馬尋馬之事,確實不假。至於甘盤時常路過西牧,在下卻是不知。”

羌奴道:“甘盤曾對我說,他與人交,不分貴賤,但看人心。人心惡者,即使貴胄,且拒之千裡。人心善者,貧賤奴仆,也願與之秉燭長談。”

牧尹斥道:“好個賊羌,汝方才話中意思,是牧正與我等皆是心惡之徒,甘盤不願與我等相交?”

子昭不理會牧尹,隻是伸手止住他的斥責,對羌奴說道:“明日汝帶我去甘盤居處,汝可記得山中的道路?”

羌奴肯定地點點頭,說:“去冬方才走過,道路記於心中。”

子昭連忙派鬼殳去追剛出發不久的妥亙一行人,告訴他們命令變更,明天不用河邑人眾進山搜尋甘盤了,更不需調河邑倉中的粟米來西牧了。鬼殳領命而去,子昭仿佛已經看到妥亙那張因為不用勞心費力尋人而笑逐顏開的臉。子昭歡喜之餘,將案幾上吃剩的半隻羊腿賞給羌奴羊井,眼見羊井千恩萬謝,話說得吉利中聽,又將早已冰涼的半壺黍酒也賞給了他,羊井歡天喜地地捧出屋外享用去了。

子昭在西牧屋中湊合一宿,次日天剛放亮,子昭便要進山尋訪甘盤,牧正索朱和牧尹自告奮勇要追隨子昭。但子昭想起太傅所講的古代賢王尋訪人才的故事,意欲效法古人,因此拒絕索朱和牧尹的扈從之議,僅帶鬼殳,由那羌奴在前引路,進山尋訪甘盤去也。

子昭一行三人清早用過大食後便奔北碭山而去。夏日的清晨本不涼爽,加之當天萬裡無雲、驕陽炎炎,走在路上頗覺炎熱。好在羊井來北碭山下的西牧已有十年,道路熟稔於心,不一會兒便領著子昭和鬼殳由小路拐到上山的羊腸小道,踏上登山之路。甫一進山,便感覺清涼了許多,待到鑽進山上的林蔭當中,夏日暑氣消弭不見,取而代之的是陣陣清爽。沿山路再行十餘裡,山中的林木更加繁蔭,走在密林當中讓人有了暮色昏然的感覺。子昭感到絲絲清寒,好在鬼殳帶了他的披風,這時披上最合適不過。

進北碭山後便進入河邑之外的野鄙之地,人煙稀少,野獸出沒。西牧的牧正和牧尹欲扈從子昭一是為了討好儲君,二也確是為了子昭的安危著想。子昭為效法古人,不願多帶人眾,但在索朱苦勸之下子昭帶上了西牧中唯一一張角弓,兩袋箭則背在鬼殳身上。

一路無話,隻見到山中一些狐兔之類的小獸,遠遠地見人來便竄入密林中去。林中飛鳥倒是極多,毛色各異、鳥鳴悅耳。子昭訪人之事在身,無心射獵,故而林中鳥獸逃過一劫。一行三人沿山勢一路往北,行了三十裡有餘,待繞過一座山頭後,視野豁然開朗。原來已經爬到了北碭山脈最南端一座大山的山頂。站在山端北望,子昭心情舒暢不已,連綿起伏的山頭一座接一座,遠處最高的一座山峰仿佛倒扣在平原上的巨大綠鬥。返身回望來處,腳下的山倒小了許多。子昭想起妥亙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