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新的征程(2 / 2)

朱春燕拉著她跑得飛快,“到了你就知道啦!”

朱春燕拉著她一路跑進了機械廠,跑進了辦公樓,來到了財務科的門口。

“科長,這就是我和你說的我們班的神算子!”

蘇昭昭:“?”

……

補:

顧衡到家時,蘇昭昭正在廚房做晚飯。

堂屋裡的五鬥櫃上放著一箱餅乾,顧衡看了一眼,脫了外麵的製服,穿著工字背心去了廚房。

“怎麼買了這麼多餅乾?”

蘇昭昭看到他眼睛都亮了,“不是我買的。”

“難道還是誰白送的?”

這年頭誰送禮舍得送一整箱的餅乾啊!

蘇昭昭笑嗬嗬,“我今天賺了個外快!”

她便把自己今天去工業區店裡盤賬,朱春燕找她的幫忙的事兒說了。

“……機械廠的老會計回老家了,上麵來人查賬,有一筆怎麼都對不上,他們財務科的人算了反複的查了兩天都沒查出來是哪裡不對,朱春燕就想到了我,讓我去幫忙。”

顧衡笑著挑眉,“然後你給人查出來了。”

蘇昭昭驕傲得不行,“那當然,知道我們班上的同學怎麼叫我的嗎?神算子!”

顧衡吹捧:“我媳婦厲害!”

“那當然了。”蘇昭昭下巴揚得高高的,把菜鏟子遞給他,“你來。”

顧衡接過繼續炒菜,蘇昭昭打開櫥櫃拿出一桶油提給他看,“不止有餅乾,還有油,這些都是機械廠廠領導才有的福利,對了,還有五十塊錢的辛苦費。”

蘇昭昭幫著查出了賬,機械廠財務科的人對她感激不已,這賬要是不對,是要出大問題的,他們財務科上上下下都要吃掛落。

對蘇昭昭來說,五十塊錢不重要,重要的是油和餅乾。

五八年了,大躍進時代來臨,人民公社成立,緊接著便是三年困難時期。

未來幾年,糧食,比有錢強。

蘇昭昭這幾年,沒少和附近的村民們換糧食,家裡的大糧櫃雖說還沒裝滿,但也裝了差不多大半櫃子,這一大半裡,什麼樣的糧食都有,穀子、小麥、豆子、花生,紅薯乾她都曬了幾大袋。

顧衡也從來不阻止她。

蘇昭昭賺了一次外快心裡美得不行,隻希望這樣的好事,能多一點就更好了。

第二天上班,謝科長拿著今天送來的新報紙站在辦公區大笑出聲,“你們快來看看啊!報紙上說了,麻城早稻畝產三萬斤六千多斤!”

辦公室裡聽到消息的同誌都跑了出來。

“多少?”有人懷疑自己的耳朵。

“一畝地收了三萬多斤的糧食!”

謝科長手裡的報紙被劉主任搶了過去。

劉主任眼睛都直了,嘴角動了動,咋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有人提出質疑,“是不是多報了個零?三萬多斤咋個可能嘛,咱們旁就有農田,去年糧站收糧食和往年也沒啥出入……”

胡副主任瞪了說話的人一眼,“彆胡說!報紙上登的還有假?咱們這邊產量低,不代表人家麻城和咱這邊一樣,這是人家大膽革新的成果!我看啊,咱們這邊公社的社員該和人家好好學學。”

有人半信半疑,有人完全相信了報紙上的話。

第二天的報紙上,又刊登了其他地區產量。

緊接著,各地農業產量‘放衛星’,花生畝產一萬斤,小麥畝產五千斤的報道一個接著一個。

你的產量高,那我的產量比你還要高!

你的小麥隻產五千斤,我的產了一萬多斤,翻了一倍不止!

是第農業上的第二顆衛星!

為了拿‘衛星’稱號,一個個的吹牛不打草稿。

……

王春花一下班就往顧家來了,看到蘇昭昭就喊:“這幾天的報紙你都看了吧?”

“看了,你也看了

吧。”不然不會高興成這樣。

王春花樂得拍手,“太好了,咱們農民以後再也不用餓肚子了!日子要好過了,我看著都饞,一年種一畝地,全家都能吃飽。”

蘇昭昭扯著嘴角笑了笑,這就是一場吹牛皮大會,一層一層的往上瞞,老百姓都覺著報紙上不會刊登假的消息,相信得不得了,一個個乾勁十足!

剛開始的確激勵了士氣,時間一久,弊端就出來了。

可惜現在沒人敢潑冷水,不相信報紙,不相信組織,會有什麼下場?

去年的那場鬥爭,可才結束沒多久。

“嫂子,趁著年景好,要不還是囤點兒糧食吧,穀子小麥都囤點兒在家裡。”

蘇昭昭道:“也和老家那邊的人也說說,手裡有餘糧,彆急著賣出去。”

王春花疑惑:“乾啥不賣啊?以後種的糧食隻會越來越多,糧價肯定會越來越便宜的,不怕沒糧食吃,我公婆前幾天還寫信來說呢,老家那邊成立了人民公社,他們都入了社,還說公社要跟著彆的地方學,要成立公社食堂,讓大家都去公社食堂吃,隨便吃,吃到撐,他們現在就想著食堂能趕快成立。”

蘇昭昭扶額,“嫂子,我也不多說,你也是種過地的,你自己想想吧,老話說得好,手裡有糧,心中不慌,自己手裡握著糧食才更放心。”

王春花回去了,等周政委回來,她便和他聊起這件事,“小蘇這是啥意思?是不是知道啥內部消息?”

這段時間的報道,周政委其實也在犯嘀咕,部隊裡還為此開了會,會議上有人提出質疑,立馬就有人上綱上線。

去年的事,部隊的影響雖然最小,也不是沒人被拉下去。

周政委沉默片刻,“寫信和老家說說,就說咱們要糧食,讓他們彆賣,等以後有時間回去拉。”

王春花心裡咕咚咕咚的跳,啥意思啊?

報紙上的還真能有假的?

她想問,周政委:“你彆多問,你這嘴上不把門兒,誰知道啥時候又說出去了,記心裡就好,咱家也該囤點兒糧,這件事你彆管了,我晚點兒去和老顧談。”

顧家這邊,蘇昭昭也在和顧衡說屯糧的事兒。

“咱家的糧倉還沒裝滿,趁著這次秋收,多買些穀子囤上。”

顧衡也不信報紙上的報道,他又不是沒種過地,再大膽的革新,也不能讓每根稻子的根都緊緊的貼在一起,再密的稻子也不能承受一個小孩兒的重量,那是稻子不是樹。

還有報道上寫的,深耕一尺,施肥五次等,各種各樣的肥料輪番上場。

顧衡看不下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