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上,張真人這幾日心情舒暢,笑起來就沒停過。
一方麵自己百歲大壽,看著徒弟徒孫們張燈結彩,忙前忙後,整個武當山一片喜氣。
另一方麵牽掛多年的徒弟張翠山歸來,張三豐修行了大半輩子,早已不滯於物,唯獨與這七個弟子情同父子,這幾人也是他唯一的牽掛。
“梨亭,把燈籠掛高點,誒,沒錯就這裡。”
“翠山,這幅壽聯寫的真不錯,海外這麼多年,這‘鐵畫銀鉤’的本事一點沒退步。”
“青書,彆光坐著玩,去幫你爹一把。”
張三豐四處走著,見著弟子們忙活便樂嗬嗬的指點幾句,如同一個留守在家的孤寡老人,見孩子們回家過年,總是忍不住要搭把手。
弟子們哪敢讓祖師爺親自乾活,好言好語將人勸了回去,張三豐無奈,搖搖頭回房去了。
推開門,卻見書桌上放著一本小冊子,張三豐眉頭皺了皺,彆看他一百歲的年紀,記性可一點也不差,明明出門前還整理過書桌,是誰放在這的?
張三豐走到桌前,拿起一看,隻見書冊上寫著《倚天屠龍記》五個大字。
“倚天?屠龍?這不是那兩把神兵嗎,莫不是哪位說書人以此寫的話本?”
張三豐還以為是哪位弟子弄來的雜書,給他解悶,他雖不愛看這些書籍,卻也不好辜負弟子一番好意,便翻開一頁隨便看上幾眼。
第一章,天涯思君不可忘。
開篇描寫一女子,有名無姓,隻喚作小襄兒,唱著《無俗念》之詞,隻身漫遊,形單影隻。
張三豐目光一凝,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喃喃“難道是她,不可能,不會的……”
說著便接著往後翻,越是翻看越是驚訝,時而悵然,時而震驚,待看到那書中寫到小襄兒將一對鐵羅漢贈與小和尚時,張三豐隻覺腦袋轟的炸開,原本扶在桌角上的手掌猛地用力,將那一塊桌角捏的粉碎,化為細末。
張三豐猛然回過神來,拍乾淨手掌上殘餘的塵埃,從懷中掏出了一對鐵羅漢,其上包漿濃厚,寶光內斂,一看便知是經常把玩,不時便拿出來盤上一把。
他看著手中的鐵羅漢,目光深邃,無數的回憶湧上心頭,年少時曾見過的那個女孩仿佛重現眼前,她叫什麼名字來著,好像也叫小襄兒吧。
“張君寶啊張君寶,一百歲了,還是忘不掉嗎?”
嘴上說著忘記,手中卻小心翼翼的撫摸著鐵羅漢,那上麵的每一處紋路他都了如指掌,這對鐵羅漢中暗藏的羅漢拳法,他更是不自覺演練過無數遍。
外人提起武當張真人,都以為他是道門宗師,實際上他一生練的最多,造詣最高的武功,是羅漢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