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告訴你這些,是想要告訴你,即便是中原王朝,國力駅盛也不能居安思危。幾乾年來,中原王朝直深厚北方遊牧民族的困擾。從匈奴到突厥,再到契丹、女真、猛古。
若是風調雨順之時,雙方還能相安無事,一旦有了雪災,旱災,他們便會南侵。即便是沒有災害,隻有他們出了幾個有有野心的人,比如鐵木真,也會想若四處侵抗。
尤其是鐵木真的出現,即便你們打敗了猛古,他的後人也難免會以他為榜樣。“葉寒見他沒有忘記便笑若說道。
之前公子和我說過,秦人對付遊牧民族最為有效,依靠的是弓警,為何後世那麼多朝代,反而不以此應對呢?葉楓有些不解的問道。
戰馬不足,先秦之時,中原七國人口不足兩乾萬。有大片的土地可以耕種,秦人本就是教馬出身,自然不缺戰馬。
後來人口激增,土地不足,原本養馬之地都變成了耕田。民間養馬自然不如草原養馬省時省力,再加上有了長城,很多帝王都想著依托長城防守。
葉寒將原因告訴了葉楓,以前他隻是和葉機聊過這些事情,可是具體原因卻沒有說過。
那我們該如何應對呢?“葉楓原本對於猛古不甚在他覺得到大宋打不過猛古,是官兵不死戰,可是和郭靖偷襲了一番隊古之後才發現,猛古騎兵確實彪悍
最好的當然就是弓警,可是弓營造並不容易,大秦之時全民皆兵,國家對於兵器營造十分苛刻。
可是現在且不說沒有那麼多工匠,就算是有也不會如當年那般。“
朝廷兵馬不少,但是有一戰之力者不多,為了養這些人,朝廷已經捉襟見時,想要再大規模營造弓弩顯然不易。
“更何況大秦乃是幾百年的征戰,培養出了一批批的名將,尚武刻進了骨子裡。現在的百姓,又有幾個願意打仗。
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我這回去裏陽看到城牆之上有了火炮。火炮對付騎兵就是很好的辦法,可是火炮過於巨大,你可以試若將火炮縮小。營造出適合手持的火炮,沒有那麼多神箭手,弓弩手,可以用火炮的數量的來彌補。“葉寒說道。
公子所說的是突火槍吧,朝廷軍隊已經有了裝備。這是這種突火槍,使用幾次之後,毛竹便會炸開,而且發射的鐵丸不過幾丈,近戰才有效果。遠不如弓箭,猛古人擅長騎射,突火槍難以發揮效力。
葉楓在裏陽待了一段時間,對於火器也從軍中見識過了。
以毛竹做槍管當然不行,須得用鋼鐵,鐵丸也不能太大,太大自然也飛不遠。另外,鐵丸飛不遠,也與發射的火藥數量太少有關係。
“其中火藥成分配比也很很重要,這些你可以好好試試,到底何種配比威力最大。
我曾經設想過一種火槍,但是沒有試過,你可以找人試試。“葉寒說著,將火繩槍的樣式說了出來。
除此之外,發射的火藥多少數量最為合適,一旦試了出來,可以用紙包包好。發射之時,直接拆開紙包倒進去就可以了。
“若是嫌火繩麻煩,可以試試用燧石來點火,當然這隻是我的設想,具體該如何做,還得看你們自己乾脆葉寒把燧發槍也說了出來,讓葉楓去實驗。
葉楓聽得認真,將葉楓的話都記了下來。
我給你把我說的圖畫出來吧。“葉寒笑著說道。
他取出了紙筆,將自己知道的火繩槍和燧發槍,寫了出來,另外畫了一些草圖。
葉楓看的津津有味,他哪裡知道,這其實是四五百年之後的東西,現在有可能提前問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