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反對,朱元璋也得了解一下才行。
“萬貞兒之父萬貴因親屬犯罪而被謫居霸州,為了使日後有所依靠,他托付同鄉把年僅四歲的女兒萬貞兒帶進皇宮當宮女。”
“年幼的萬貞兒十分懂事乖巧,深得孝恭孫皇後的喜愛。”
“就是妖後孫氏是吧!”聽到是孫氏安排的,朱元璋心裡都有點抵觸了。
“罪犯家屬,還是宮女,我大明選皇後不看身世,更多是看德行性情,但是這個也有點低了。”朱棣表示。
愛屋及烏,朱元璋痛恨朱祁鎮和孫氏,對這兩個親近的人也抵觸沒有什麼好感。
“對,就是朱祁鎮的生母,到了正統十四年,當時的皇帝朱祁鎮被瓦剌捕去,國不可一日無君,孫太後和於謙等人以郕王朱祁鈺暫替皇帝位,立朱見深為太子。”
“而那時的萬貞兒已經成了二十歲的妙齡少女,也被孫太後派去照料年僅三歲的朱見深,至此,幼小的太子朱見深與萬貞兒形影不離。”
“後來,朱祁鈺產生了廢掉朱見深,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的念頭,並付諸行動,將朱見深廢為沂王,立自己兒子朱見濟為太子,這件事大姨夫你們也知道了。”
朱元璋和朱棣點點頭。
“那個時候朱見深還小,朱祁鎮的事情,加上朱祁鈺廢過他,其實對他那個年紀來說是影響很大的,可能心裡是迷茫恐懼,有種無依無靠的感覺。”
“朱見深自小不與生母一同生活,而萬貞兒時常在其身邊照顧他,如同母親一般,因此,朱見深便對萬貞兒產生了一種彆樣的感情。”
“日久生情?”朱元璋不由自主想到這個詞。
看小說開車多了,蕭然都不能直視這個詞語了,總覺得有其他意思。
“患難見真情,對朱見深來說,在他最黑暗最無助的時候,是萬貞兒一直陪著她,這種感情是很深的。”
“如果是這樣,咱倒是高看朱見深幾分,雖然不是夫妻,但是也如同患難夫妻了,他能如此,也算是不錯。”朱元璋說道。
朱元璋和馬皇後也是患難夫妻,所以朱元璋對此還是比較滿意的。
“天順八年,朱祁鎮第二次登基駕崩,十八歲的皇太子朱見深即位為帝。”
“當上皇帝的朱見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冊封心愛的萬貞兒為皇後。”
“但他的生母周太後強烈反對,萬般無奈下朱見深隻能屈服,立宗室女吳氏為皇後,改立萬貞兒為貴妃。”
“年輕美貌的皇後並沒有打動朱見深,他依然與萬貞兒如漆似膠,形影不離。”
“由於朱見深對吳皇後不聞不問,吳皇後一氣之下對萬貞兒動用了杖刑。”
“此事很快就被傳開了,並傳到了皇帝朱見深的耳朵裡,不能忍受心愛的女人受苦,血氣方剛的朱見深下令廢後,儘管有太後與大臣的阻攔,朱見深還是廢了吳皇後,並處罰了阻礙他廢後的大臣。”
“後升朱祁鎮所命的王氏為皇後。”
“成化二年,已經三十七歲的貴妃萬貞兒生下皇長子,朱見深大喜,立即晉她為貴妃,並許諾立其子為太子,又派出使者四處禱告山川諸神。”
“誰知偏偏天不從人願,一年後,她的兒子居然夭折了,這也是她一生中唯一的兒子。”
朱元璋皺起眉頭,“成化二年朱見深才二十歲,萬貞兒三十七.豈不是大了十七歲?”
這個時代很多人父母和子女年紀都沒有差這麼多。
萬貞兒年紀,可以做朱見深媽了。
十四五歲結婚生子在這個時代很常見。
“對啊!就是差了十七歲。”
朱棣揉了揉額頭,“十七歲確是有點大的過分了。”
“這個就是愛情!”
“滾蛋!”朱元璋擺擺手,“之前咱不知道,這個年紀怪不得其他人不同意,實在有點過分了。”
“你們這些皇帝娶小你們十幾歲二三十歲的,不是覺得很正常嗎?”蕭然反問。
“沒錯,不僅僅是皇帝,官員地主大戶人家娶個年輕貌美的小妾有什麼問題?”
“現代人的思想觀念看來,這有點禽獸。”
朱元璋抬手,“小兔崽子,你怎麼說話呢!”
朱元璋朱棣感覺被冒犯到。
“本來就是,如果反過來,朱見深這種,我們一般定義為真愛,喜歡大自己十七歲的人,而且是喜歡了一輩子,一直到死都喜歡,不是真愛是什麼?”
“這一點倒是!”朱元璋緩緩說道:“所以你希望咱成全朱見深和萬貞兒?”
“他是不錯的皇帝,他才是大明真正的中興之主。”
朱棣聽到弦外之音,“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