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和朱元璋說文官集團!(2 / 2)

“事實是,他們做到了,後期大明對外戰爭越來越拉垮,真的不忍直視。”

“有這麼慘嗎?”朱棣不太相信。

“很慘,也很離譜,以後和你們說說倭寇的事情。”

“王朝後期軍事拉垮也是正常的吧!”朱棣說了一句。

“大明後期文官掌權,政治腐敗,各種貪汙不計其數,軍隊情況也是慘不忍睹,戰鬥力肯定低。”

朱棣點點頭,“曆朝曆代都是如此!”

“強漢盛唐可不一樣,漢唐是封建曆史巔峰,這是其他朝代沒辦法比的,無法超越的。”蕭然要掰扯一下。

“大漢巔峰期就不說了,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家打的不可開交,那個時候異族也不消停,但是異族被三家當副本刷,諸葛武侯七擒孟獲就是最好的例子。曹操也是把北方的遊牧民族打的服服帖帖的,孫權在東吳也是如此。”

朱元璋沒辦法反駁,“這倒是!”

“大唐也是,安史之亂以前強的一批,沒有什麼好說的,安史之亂以後大唐也不算弱,大唐後期雖然節度使藩鎮割據,但是也沒有讓外族欺負了,大唐滅亡的時候什麼突厥,回鶻,吐蕃也被一起帶走了。”

“大明在中期,就讓倭寇惡心的不行。”

“唉,不肖子孫!”朱元璋歎了口氣,“咱要去和他們好好聊聊,玩忽職守的,懈怠朝政的,咱一個不放過。”

“扯遠了,文官集團的事情,為了對抗文官集團,大明後麵的皇帝都是扶持宦官,大姨夫你設置錦衣衛不就是為了監視百官嗎?”

“咱錦衣衛不是宦官!”朱元璋說道。

“老爺子的東廠是宦官吧!”

“沒錯,是宦官執掌的。”朱棣說道。

“到朱見深的時候,他麵臨的問題就是文官集團已經初具規模了,錦衣衛和東廠也被滲透,他不信任了。”

朱棣和朱元璋都皺起眉頭,沒想到到這種程度了。

“所以為了更好對抗文官集團朱見深設置西廠,這個西廠比東廠還猛。”

朱元璋點點頭,“這個辦法倒是不錯,如果錦衣衛和東廠不信任,也就隻能如此,換咱也是差不多。”

“之前你說的傳奉官是不是也是為了對付文官集團?”朱棣問道。

“對,這個也是朱見深搞出來的。”

“效果如何?”朱元璋詢問。

“很好!”蕭然說道:“不經吏部,不經選拔、廷推和部議等選官過程,由皇帝直接任命,這違反了當時正常的手續。”

“如果是這樣選撥,選出來的人和文官集團自然不是一夥的,用來對抗文官集團倒是沒問題,帝王要做的就是扶持新人對抗老人,讓朝堂平衡。但是弊端也很大,皇帝視官爵為私物,隻要皇帝喜歡,他可以隨意地任用官員,從而破壞皇帝與官僚士大夫之間的平衡。”

朱棣也跟著說道:“對於士大夫們來說,官爵原是‘天下公器’,朱見深這樣的行為,無疑將官爵變成了‘人主私器’。”

蕭然連連點頭,“沒錯,有效果,弊端也很大。”

“傳奉官既然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也就說明其中大部分人是無法通過正常渠道獲得官職的。”

“對於一個文官政府來說,混雜著一大批出身於軍人、僧道、工匠、畫士、醫官的官員,政府的文化認同性必然產生問題,政府運作中的衝突必然加劇。”

“而傳奉官中多數是一些佞幸之人,靠著結交宦官或者行賄的手段取得一官半職,他們的在職也就大大地敗壞了吏治。”

“既然傳奉官由宮中旨意直接傳授,而又不需要經過吏部覆核,因此,掌握宮中大權的嬪妃及太監就可以借皇帝之名,大行私利,賣官鬻爵。”

朱元璋搖搖頭,“飲鴆止渴的感覺!有效果是不假,這樣的人太多了朝堂上就烏煙瘴氣了。”

“確實不太好!”朱棣也不喜歡這個辦法。

“其實都一樣的。”蕭然給朱元璋朱棣倒了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