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太監邊令誠向李隆基儘讒言,李隆基沒有多想,下令把封常清和高仙芝砍了。”
旁邊一直不說話的薛徽也忍不住看向李隆基。
李世民氣的指著李隆基,手都在顫抖。
“所以這兩個人是冤枉的對嗎?”李世民咬牙切齒的看著李隆基詢問蕭然。
“這兩個人很冤枉,邊令誠向高仙芝索要好處,高仙芝不給,就誣奏高仙芝封常清二人無故棄地,貪汙軍糧。”
李世民被李隆基的智障操作氣的捂著胸口,“李隆基,你個蠢貨!你這個混賬東西,你是真該死!”
“封常清和高仙芝都是當時的名將,這兩個人都有赫赫戰功,在西域為大唐開疆擴土,立下汗馬功勞,有人稱他們是大唐帝國雙壁。”
聽到蕭然對高仙芝和封常清的評價,李世民心在滴血。
這種不可多得的人才,居然因為太監幾句讒言,被李隆基直接殺了。
“你真是蠢的不可救藥,你是豬腦子嗎?”
看到暴怒的李世民,李隆基低下頭不敢說話,現在狡辯也沒有意義。
因為李隆基不知道後麵發生的事情。
“去!把邊令誠抓起來,淩遲處死,滿門抄斬不不不,滿門抄斬太便宜他了。”
害死高仙芝和封常清,李世民覺得滿門抄斬都不夠平息怒火。
“把邊令誠誅九族!”李世民看向薛徽。
“是,太宗皇帝陛下!”
薛徽都不用看李隆基,現在都看得出來,李隆基要倒黴了。
估計皇位都沒有了。
薛徽也就不忌憚了,最高興的莫過於李亨了。
“高仙芝和封常清被殺,邊令誠肯定不能阻擋叛軍,李隆基隻能啟用哥舒翰了。”
“隻是當時的哥舒翰已經癱瘓在家裡了,還是被李隆基一道聖旨逼到潼關。”
“哥舒翰也是不可多得的名將,哪怕是身體癱瘓也能阻擋叛軍,叛軍拿哥舒翰是一點辦法沒有,哥舒翰堅守潼關,叛軍無法攻破。”
“隻是哥舒翰和楊國忠不和,遭到楊國忠猜忌,楊國忠慫恿李隆基,逼著哥舒翰出城迎敵,結果就是潼關的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潼關失守,哥舒翰被俘。”
“啊!你個蠢貨!”李世民再也忍不住了,氣的直接掀翻桌子。
“你不懂軍事,你瞎指揮什麼?”
“你是大唐罪人!”
“你真該死!”李世民是真想殺了李隆基。
李世民和其他人也聽得出來,安祿山雖然有三個藩鎮兵力,但是大唐手裡的邊軍精銳也不少。
還有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李光弼郭子儀這些名將,等大唐調集軍隊,安祿山叛軍也就到潼關為止了。
“最後就是潼關被破,安祿山大軍劍指長安,李隆基倉皇出逃,長安城生靈塗炭,無數人慘死在叛軍刀下。”
“本來幾個月大唐就可以評定的叛亂,因為李隆基邊令誠楊國忠這些人的瞎指揮,導致安史之亂長達七年多。”
“這七八年的時間,把盛唐直接摧毀,大唐的西北邊軍和東北邊軍搏殺,把大唐精銳部隊消耗殆儘。”
“這個時代,能打敗唐軍的隻有唐軍,隻是可惜了,這些本應該開疆擴土,保家衛國的大唐精銳,卻把屠刀刺向同胞。”
“安史之亂安西軍調回來平叛,導致西域徹底和大唐失去聯係,大唐再也沒有收複西域。”
西域是貞觀時期,李世民派侯君集打下來的,並且設置了安西都護府。
李世民臉通紅,早就怒火中燒了。
薛徽高力士和楊玉環等人也是戰戰兢兢的。
李隆基早就汗流浹背了。
安史之亂造成影響太大了。
足以讓他這個有豐功偉績的帝王,背上罵名,還是千古罵名。
“長安洛陽附近反複爭奪,往日的輝煌不再,已經是生靈塗炭,可以說是伏屍百萬,赤地千裡,慘不忍睹。”
“大唐內亂的時候,吐蕃和其他國家也沒有閒著,入侵大唐,在大唐燒殺搶掠,大唐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香積寺之戰,短短四個時辰的生死拚殺,便造成十三萬人陣亡,這些全部是大唐邊軍精銳,也是當時最精銳的部隊。”
“落日餘暉之下,四野屍積如山、血流成河,垂死的人、馬,嘶鳴哀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