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和明代嘉靖朝的嚴嵩一樣,都是各自所處時代政治責任的背鍋俠,承擔了時代的所有罪責。
李林甫想開口狡辯,蕭然指了指手裡的新唐書,“這是大唐的史書,你狡辯也沒有用,太宗皇帝應該是更願意相信史書,而不是相信你。”
李林甫把到嘴邊的話無奈咽下去了。
現在說什麼好像都沒有意義了。
“一直針對李亨,為此各種陷害,牽連無辜之人的事情你也沒少乾吧?”
這是李隆基願意看到的,也算是李隆基默許的。
李林甫看了看李隆基,李隆基低著頭。
現在的李隆基都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李林甫算是默認了。
旁邊的李亨有一種揚眉吐氣的快感。
這些年的委屈,艱辛算是到頭了,李林甫要受到處罰了。
“這些年草菅人命的事情,你也沒少做。”
蕭然隨便列舉了幾個。
“現在你還有什麼好說的。”李世民看著李林甫。
蕭然說的事情可能有點出入,但是很多李林甫都做了。
“臣無話可說!”李林甫知道自己今天是難逃一死了。
“哼!你留下的隱患,毀了盛唐,李隆基是罪魁禍首,你也是幫凶!”李世民氣憤說道:“李林甫斬首,誅三族!”
李世民要把李林甫一脈連根拔除。
蕭然看了看薛徽,薛徽頓時明白。
他這個金烏衛大將軍,有事情乾了。
金烏衛把李林甫架出去。
“楊國忠!”蕭然翻起新唐書,“年輕時放蕩無行,嗜酒好賭,受到親族的鄙視,便憑借楊貴妃和楊氏諸姐妹得寵的條件,小心翼翼地侍奉玄宗,投其所好;在朝廷,則千方百計巴結權臣李林甫。”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他便身兼十五個使官,成為朝廷的重臣。”
李世民撇了一眼李隆基,這種人在貞觀一朝,李世民看都不會多看一眼。
可是憑借楊貴妃姐妹的關係,楊國忠混的風生水起。
李世民越看就越是厭惡楊國忠。
“天寶十載四月,楊國忠舉薦鮮於仲通為主將,令他率軍攻打南詔,結果失敗,楊國忠貪圖軍功,為鮮於仲通遮掩敗績,偽造戰功上報朝廷。”
李世民抓起桌子上碟子砸在楊國忠頭上,“混賬東西!”
楊國忠覺得很冤枉,這些事情他自己都不知道,還沒有做。
“天寶十二載,關中地區連續發生水災和嚴重饑荒,李隆基擔心會傷害莊稼,楊國忠便叫人專拿好莊稼給李隆基看,並說:雨水雖多並未傷害莊稼。”
“李隆基信以為真,之後,扶風太守房琯奏報當地出現水災,楊國忠便叫禦史審問他,從此再沒有人敢彙報實情。”
“你比李林甫還該死!”李世民恨的牙癢癢。
楊國忠比李林甫還過分,李林甫至少治理國家方麵,還是有點功績的,這個楊國忠是一點拿出手的功績都沒有。
楊國忠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天寶十三載六月,不死心的楊國忠對南詔出兵,由於南詔方采取誘敵深入對策,將唐軍引至南詔都城大和城後閉壁不戰,加之唐軍長途跋涉,糧草不支,遭受瘴疫之苦,水土不服,結果唐軍全軍覆沒。”
“楊國忠再次遮掩敗績,仍偽造捷報上書朝廷。”
聽到這些李隆基都忍不住抬頭看了一下楊國忠。
這種軍國大事,已經觸及李隆基底線了。
“太宗皇帝陛下,臣冤枉.臣不敢,臣對大唐忠心耿耿.”
“閉嘴!”李世民嗬斥一聲,“你這個禍害,該千刀萬剮!”
蕭然繼續說道“最終,兩次天寶戰爭皆以南詔的勝利而結束,南詔不僅背叛大唐,投靠吐蕃,還降服了周邊的尋傳蠻和驃國,並趁機北進,占據劍南道的嶲州和黎州。”
聽到這個李世民真的被氣壞了。
“薛徽!打!給朕打!”李世民指著楊國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狗東西!”
薛徽沒有猶豫,走過去對著楊國忠就是一頓拳打腳踢。
楊國忠哪裡是薛徽的對手,被打的慘叫連連,不停求饒。
沒有李世民的允許,薛徽也不敢停。
薛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