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坐在上首,看著下麵憔悴不堪也難掩震驚的大臣們,說道:“怎麼,這是都不記得咱了?”
李景隆人都傻了,“這,太祖高皇帝?!”
朱元璋看向李景隆,想起來之前蕭然說他是草包的事情,於是便開口說道:“還算你有點眼力,一會你留下。”
說完,也沒管李景隆是什麼反應,朱元璋就直接說道:“朱允炆,空有大誌,而能力不足,現決定廢除其皇帝之位,任命朱棣繼位。”
底下的大臣們被這個消息震驚了一下,然後很快就平靜下來。
雖然說朱元璋的出現和朱元璋廢除朱允炆的旨意讓他們很驚訝,但是朱棣登基是他們早就猜到的事情,所以倒也沒有多慌亂。
這時,朱棣也從側麵走了進來。
下麵的大臣們很有眼力的跪了下來。
“臣等叩見皇上!”
朱棣心中激蕩,但語氣沉穩的說道:“眾卿平身。”
朱元璋站起身來,說道:“李景隆,跟咱走吧。”
說完,朱元璋就轉身離開,將自己剛才坐著的位置讓給了朱棣。
至於朱棣想要怎麼處置這些人,隻要不出什麼大錯,他是不會管的。
畢竟之前蕭然就曾說過朱棣的功績,所以他對朱棣還是挺放心的。
李景隆心情忐忑的跟在朱元璋的身後,到了一處大殿內。
他不知道朱元璋為何單獨將自己叫過來。
朱元璋坐在椅子上,衝著蕭然說道:“這就是李景隆,你之前說他是草包是怎麼一回事?”
李景隆心中一驚,草包?這是在說自己?!
蕭然打量了李景隆一番,才說道:“在朱棣最開始起兵的時候,朱允炆任命李景隆為大將軍,讓他率五十萬大軍北伐,並親自在江邊餞行。”
“朱棣對李景隆可以說是十分輕視,哪怕李景隆兵至德州,朱棣也沒管,隻是讓朱高熾留守北平,自己卻率精銳兵馬援救永平,後又奔襲大寧。”
“李景隆聞訊,率軍圍困北平,攻打北平九門,朱高熾隻是憑城堅守。期間,都督瞿能幾乎攻破張掖門,卻因被李景隆所忌,隻得撤回,以致功敗垂成。”
朱元璋本來隻以為李景隆平庸,卻不成想這人還嫉妒忌憚彆人,自己不行也不讓彆人行!
於是朱元璋看向李景隆,說道:“你可還有什麼好說的?”
李景隆一個哆嗦,跪在了地上,“臣臣.”
見李景隆也說不出來個四五六,朱元璋乾脆看向蕭然,說道:“你繼續說。”
蕭然便繼續說道:“同年十一月,朱棣回師北平,擊敗都督陳暉所部,而後與李景隆在鄭村壩會戰,這一戰,李景隆大敗,拋棄物資,連夜撤退。南軍各部儘皆南奔。”
“再就是朱棣攻打大同,李景隆率軍援救,兵出紫荊關,卻因燕軍早已回師,無功而返,而朱允炆認為李景隆用兵不順,是因權柄太輕,便授以‘專征伐’之權,於是李景隆在德州誓師北上。”
“後和武定侯郭英、安陸侯吳傑會兵真定,合軍六十萬,進駐白溝河,結果再次被燕軍擊敗,隻得拋棄全部輜重,撤回德州,不久又退至濟南。”
“李景隆前後喪師數十萬,使得攻守形勢逆轉,朝廷再也難以組織大規模的軍事征討,再就是昨天晚上,朱棣攻進來的時候,他給朱棣開門的事情了。”
朱元璋說道:“怪不得,咱就說,就算朱棣再如何,也不可能有朝廷兵力強盛,怎會這麼輕易就被攻破,原來是因為他!”
可不是麼,前前後後幾十萬大軍,全被他葬送了,還沒贏過一次,這要是換了個有本事的將領,最後的結果還真就不好說。
朱元璋大手一揮,將朱允炆給叫了進來,問他道:“你輸,也有李景隆的原因,若不是他無能,恐怕你不一定會輸,如今你想怎麼處置他?”
朱允炆看向李景隆,之前每一次李景隆戰敗,他都不曾苛責,就算當時朝中都說要處死他,他也不曾怪罪。
事到如今,要說他對李景隆沒有一絲埋怨,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已經要走了,現在糾結這些事情還有什麼意義呢?
於是朱允炆便說道:“皇爺爺,我不想追究了,如今的皇帝是燕王,讓他自己看著怎麼辦吧。”
朱元璋都不知道該說他什麼好,確實是宅心仁厚,但是偏偏對著自己家人心狠。
對朱棣來說,李景隆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