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土木堡的奇葩操作!(2 / 2)

“但朱祁鎮卻說‘虜賊逆天悖恩,已犯邊境,殺掠軍民,邊將累請兵救援,朕不得不親率大兵以剿之’,說的倒是大義凜然,但是問題就在於,他沒有這個實力啊!”

“正統十四年七月十九日,朱祁鎮過居庸關,隨征群臣請求停止前進,朱祁鎮仍不聽,等到朱祁鎮抵達宣府這天,天上突然就下雨了,並且邊關告急,群臣再次請求停止前進,王振發怒,要求他們巡視陣地。”

朱元璋咬牙切齒:“這王振真該死.朱祁鎮為什麼就願意聽他的?”

蕭然說道:“是朱祁鎮身邊的宦官也是從小的玩伴,同時也是權宦,朱祁鎮很多決定都是他慫恿的,包括討伐麓川和禦駕親征。”

朱元璋一拍桌子,“王振該死!!這個大明罪人!這件事他難辭其咎!他也是罪魁禍首!”

這話倒是沒錯,與其說朱祁鎮好大喜功,不如說他為人衝動且魯莽,真正好大喜功的,是朱祁鎮背後的王振。

蕭然說道:“在朱祁鎮禦駕親征的途中,也是王振一直慫恿他,中途因為一路風雨交加,並且大同鎮守太監郭敬勸王振說:‘若行,正中虜計’,王振開始有所畏懼,因此他們到了大同之後就決定班師回朝。”

朱元璋嗤笑一聲,“如今都走到大同了,又想著班師回朝,真是可笑!”

要麼你就彆去,要麼就不管不顧,一路走到底,這半路當逃兵

也隻能說還好朱祁鎮是皇帝,但凡他是在軍營裡,這樣的逃兵都是格殺勿論的。

蕭然沒有接著朱元璋的話說,而是自顧自的繼續說道:“在同年八月十四日,朱祁鎮抵達土木堡,其時尚未黃昏,隨征眾臣建議到南麵二十裡的懷來城中堅守,王振卻以千餘車輜重在後為由決定駐師以待,駐營地高而無水泉,掘井二丈仍不見水,將士在饑渴狀態下戰鬥力喪失殆儘。”

“而就在當天,瓦剌騎兵自土木堡旁麻峪口攻入,雖有守將郭懋抵抗一晚上,但無濟於事,第二天,等到朱祁鎮準備啟程,才發現自己已陷入兩萬瓦剌騎兵的重重包圍之中,明軍無力突圍,隻好坐待援軍。”

“期間,瓦剌使臣來營議和,朱祁鎮急召學士曹鼐起草敕書,並遣通事二人與瓦剌使臣一起去見也先。”

看著蕭然突然露出了一臉壞笑,朱元璋懷疑道:“你小子,又在想什麼?”

蕭然搖了搖頭,“我可什麼都沒想,隻不過這俗話說,每一個失敗的人背後,肯定有一個拖後腿的,這個人要麼是伱朋友,要麼是你自己,而王振就很好的扮演了這一角色。”

“當時是瓦剌先來議和的,就先不說結果如何,反正一般就是割地賠款,但這些以後還能再打回來不是?但是在他們議和的時候,王振卻以為是瓦剌退兵了。”

“於是他便移營接近水源,回旋之間,行列已亂,明軍爭先奔進,瓦剌騎兵趁機攻擊明軍,明軍大敗,損失大半,朱祁鎮與與親兵乘馬突圍,反被瓦剌軍俘虜,張輔以下五十多名勳貴大臣死於亂軍之中。”

“大明二十萬軍隊,硬是沒打過瓦剌三萬人,要說相差懸殊,那確實,隻不過敵我雙方對調了罷了。”

朱元璋一下子抬頭看向蕭然,“我大明二十萬軍隊,竟然不敵對方區區三萬!”

蕭然點點頭,“沒錯,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當時的國防主要依賴於衛所,但是那個時候衛所裡麵的士兵過的並不好,於是紛紛逃亡。”

“麵對這一景象,朱祁鎮選擇了強勢鎮壓和懲罰,但是根本沒從根本改變問題,所以收效甚微,導致衛所旗軍不僅嚴重缺額,而且在伍旗軍之精壯者又多被軍官占役,既荒廢了操練,又荒廢了軍屯。”

“儘管朱祁鎮再三禁止私役軍士,可各級軍官私役軍士卻依然如故,軍器裝備的質量也明顯降低,這就導致大明武備廢弛,明軍戰鬥力也大不如前,這也是輸掉戰爭的其中一個原因。”

朱元璋靜默下來,沒有說話。

這衛所製度是他提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