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這個問題,朱元璋自己也意識到了,懲治貪官的手段依舊十分嚴厲,但還是會有人冒險去做,實際上,維護屬於自己的私利才是人的本性。
“所以說,在這個環節中,無論是嚴嵩還是徐階,他們先是獨立的人再是朝廷的官員,隻要是人,就有自己的欲望和想法,隻不過,嘉靖皇帝將他們當做工具來看而已。”
“身為官員,他們就要受到皇權的掌控,嘉靖不能直接掌握權利,他一個人也做不完那麼多的事情,那麼,這些工具人,就要來繼承嘉靖的意誌。”
“但是有些回報,不是嘉靖皇帝能夠給他們的,高官的位置總是有限的,對大部分嚴黨來說,財便很可能比權更重要,這就是我說的激勵不相容。”
“身為皇帝,有想要人家給他做好事情,又不想給太多的好處,也不允許彆人貪汙的話,這就相當於,他希望所有的人都給他打白工,所有的官員隻揣摩他的心思,為了他的目的而服務。”
“然而,這根本不可能。”
蕭然這幾句話說的明明是嘉靖皇帝,但是一邊的朱元璋,卻怎麼都感覺他在說自己。
誰不知道咱當朝的時候,官員的俸祿是出了名的少?而且還嚴禁貪汙。
當官的,做得好,在朱元璋的手上不一定會受到獎賞,但是做得不好的還會受到處罰。
但是在朱元璋的心中,什麼樣的官員算做的不好呢?也就是儘到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但是沒有積極的多做一些有實事的。
“咳咳,大姨夫,我說的不是你哈。”蕭然看著朱元璋的臉色不對,盯著自己,便輕咳了一聲解釋道。
一邊的朱棣倒是覺得有趣,反問道:“蕭然,你可知道有句話叫做此地無銀三百兩?”
蕭然略微沉默:“這個就先跳過,我們不是在說嘉靖的事情嗎?”
朱棣卻接著說道:“其實你說的我聽明白了一些,你的意思就是說,因為嘉靖皇帝隻要權力,又不想承擔,那麼逢迎他為他背鍋的人就必然要求得到回報。皇帝和官員都在爭取自己的私利。”
“這件事情,落到最後,國政治理反而是成了次要的,參與博弈分紅成為了嘉靖皇帝治理下的根本的政治模式。朝廷如此,吃虧的就是大明朝和天下蒼生,還有瀕臨傾覆的江山社稷。”
朱元璋身為開局一個碗打天下的人,自然也是看到了其中的問題,長歎了一口氣:“博弈分紅,分得不僅僅是錢,更多的是君臣各取所需的利益交換。嚴嵩和他的黨羽內部,自然也是存在你說的激勵不相容的情況。”
蕭然打了個響指:“大姨夫,你說對了,嚴嵩和嚴黨的高層做事之前,要首先保住自己的權力和地位,所以為了長久的利益,他們願意犧牲暫時的財富,或者接受嘉靖的分紅原則。”
“但是要知道,底層的人,顧忌就沒有這麼多了,他們會存在一種僥幸心理,天塌下來,嚴嵩在上麵頂著,再說了,還有一句話叫做法不責眾。他們堅定地相信,即便是皇帝也不敢罷免或殺光天下千千萬萬的官員。”
“就算是以最壞的結果打算,嚴嵩要倒台了,大家的靠山都沒了,那為什麼不趁機再多撈一點呢?反正清算的時候還有嚴嵩這幾個典型頂著,而他們自己就算是不當官了,這最後積累的財富也是夠了的。”
嘉靖皇帝朱厚熜此時已經無話可說,蕭然的話中種種,已經將這件事情分析的十分的透徹。就算是改稻為桑的失敗還有彆的客觀原因,但是落在他身上的責任,是跑不掉的了。
“看來,我若是想要改稻為桑成功,就必須轉變這其中的利益分配結構。”朱厚熜長歎了口氣,雖然心中有些不舍,但是不能再這樣將錯就錯的走下去了,如今的模式雖然暫時可行,可就像是蕭然說的那樣,激勵不相容。
“唉,實際上,嘉靖皇帝其實已經很不錯了,隻是有些路走錯了。後世的評價是,朱厚熜幼時就聰敏過人,讀過幾次的詩詞就能準確背誦,按我們的話說,這孩子打小就聰明。”
“隻不過聰明過了頭。”
見著跪在地上的朱厚熜滿臉失神,蕭然突然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