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朱元璋的暴怒!(2 / 2)

“為了將這件事情做好,他拉攏失勢的齊楚浙黨士人,組成閹黨,在皇帝的默許下,炮製冤獄,陷書東林黨人,東林黨的左光鬥、楊漣、周起元、周順昌等人被折磨致死。在他的打壓下,東林黨在北方幾乎絕跡,廟堂之上遍布閹黨。”

“這個任務完成後,魏忠賢可還有存在的必要?”朱元璋開口對著蕭然問道。

蕭然打了個響指,說道:“大姨夫,你這個問題算是問到點子上了,崇禎皇帝朱由檢登基後,魏忠賢被抄家滅門,閹黨集團被消滅了。”

“但這樣造成的後果是,東林黨人再次得勢,朝堂之上再也沒有力量製衡這些文官。即便是後來崇禎皇帝又開始任用畝官,也達不到約束文官的能力,東林黨愈發肆無忌憚。”

“但是有句話叫做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對於這些文官來說,一朝天子一朝臣罷了,換了天子,他們大不了就換一個人效忠,新的皇帝,為了手下能有人用,也不會將他們給怎麼樣。”

“所以,也就在公元1644年的時候,發生了這樣一件無奈的事情。當時李自成大軍攻打北京,眼看大敵當前,崇禎皇帝希望文臣們趕緊捐點銀子犒勞守軍,挽救大明,結果文官們紛紛哭窮賣慘。”

“內閣首輔魏藻德隻捐了五百兩,崇禎皇帝朱由檢的嶽父周奎隻給了三千多兩。然而後來李自成拷問京師舊官時,藻德被搜出了四萬多兩,周奎家也有五十二萬兩。”

“不過那是後話,將話說回來,當時的崇禎皇帝眼看文官們摳門吝嗇,隻好找宦官捐款。太監王之心捐了一萬兩,曹化淳、王永祚各捐了三萬兩和五萬兩,暫且不說他們的銀子都是怎麼來的,各自都有各自的門道,水至清則無魚。”

“但是從他們願意拿出這麼多銀子來看,這些個宦官比文官強了許多,畢竟他們是皇帝的寵臣,所有的權力全都是皇帝給的。”

“但是就幾個宦官給出來的銀子,始終沒有辦法扭轉全局的,總有一些人抱著不一樣的想法。最終,崇皇帝自縊身亡。”

蕭然站在個人的客觀角度評價了兩句:“可以說,失去魏忠賢,失去的不僅僅是一個權宦,而是皇帝製約文官集團的一方勢力。除非皇帝自身有非常強的政治手腕和能力,就像是大姨夫你這種皇帝直接上場。”

“否則沒有魏忠賢這種得力助手的幫助,最終的結果就是滿盤皆輸。也是因此,有句話叫做魏忠賢不死,明朝不滅。”

朱元璋本來被蕭然剛才的那句馬屁給拍得格外的舒服的,摸著下巴上的胡子,得意洋洋。

但是下一瞬,聽到蕭然說的那句“魏忠賢不死,明朝不滅”,頓時又沒有了好脾氣。

“去你的,蕭然伱個臭小子,還魏忠賢不死,明朝不滅,他一個宦官,憑啥子搭得上這麼高的評價?難不成就衝著他能夠製約東林黨?”

“要是為了這個事兒,皇帝大可以扶持彆的人,除了魏忠賢,就沒有李忠賢,王忠賢了?”

“其實倒也不是,魏忠賢這個人,除了能夠起到製約平衡的作用外,他自己也是做出來了一些實事的。”

“像我一開始也覺得,魏忠賢就是一個純粹的壞人。畢竟我們身為後人了解魏忠賢,大多是通過《明史》知道的,但《明史》的記錄者大多是東林黨人。”

“而我之前也說了,東林黨人與魏忠賢是死對頭,他們評價魏忠賢的時候自然是沒有什麼好話。所以後來,我又去了解了一下真正的魏忠賢是什麼樣子的。

說起來,蕭然都覺得有些心累了。

以前看曆史,不過是抱著吃瓜的想法看看熱鬨罷了,畢竟這些知識就算是填充到了腦子裡麵,實際上也沒有什麼用,對於一個現代人來說。

頂多能從中獲利的,就是從這些個當權者的做法中,學到一些關於權力的製衡之術。

但是現在蕭然是超時空公司的董事長,有些事兒也就是不得不學,不得不去追根挖底的了解真相的了。

畢竟,他的每一個任務,都會因為蕭然的到來,對那個朝代的未來帶來一係列的影響,這也就叫蕭然不得不慎重的去將所有的曆史細節全部都好好地了解詳儘。

即便是,有的時空是可能和自己錯開的平行時空,但是,蕭然不想看到後來的新政的成立和實施那麼的難。

“好了,說回正題,魏忠賢還是有可取的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