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武和翟方,朕準許你們動用兵馬,務必在三日內捉拿幕後之人!”
劉邦完全忽略王莽,一聲令下。
何武和翟方立刻上前下跪,“臣等領旨!”
能動用兵馬追查起來速度就更快了。
有著太祖命令,朝中大臣誰都沒有權利拒絕他們的搜查。
朝堂上的大臣們有些慌亂,求救的眼神看向劉驁,試圖想讓劉驁勸阻太祖高皇帝。
可劉驁早就被打怕了,低著頭根本不敢去看彆人。
劉邦將他們的小動作看在眼裡,這朝中能用之人少之又少,還有王家掌大權。
“今日早朝就到此為止。”
臨走前,劉邦深深看了眼王莽。
劉驁匆忙跟上,害怕自己被大臣們攔住去路。
重新回到寢殿,劉邦嚴肅的開口,“你且將王莽的生平說來聽聽。”
如今王莽已經坐上大司馬的位置,直接出手殺了,後續麻煩不斷。
劉邦想要一擊致命,就應該將王莽此人所有行事了解透徹。
蕭然道:“王莽此人善於偽裝,而他的姑姑是孝元皇後王政君,也就是如今的太後,更是方便了他日後掌權。”
“王氏家族是當時權傾朝野的外戚世家,王家先後有九人被封侯,五人擔任過大司馬,是西漢最顯貴的家族。族中之人聲色犬馬,互相攀比。隻有王莽獨守清淨,生活簡樸,而且勤勞好學。他對待母親及寡嫂,撫育兄長遺子,行為檢點,作風嚴謹。對內侍奉諸位叔伯,很是周到,對外結納賢士。王莽就是王氏家族的另類,百姓眼中的道德楷模,很快聲名遠播。”
要說王莽的野心能被遮掩如此好,好名聲讓大臣們對他多了層信任。
“心機深沉之輩。”劉邦評價。
蕭然點頭認可,繼續道:“漢成帝在位的陽朔三年,24歲的王莽入朝堂開始做官。王莽辦事認真,對人更加恭敬,對身居大司馬王鳳非常恭順,因此王鳳臨死前囑咐王政君照顧王莽。同年王莽被任命為黃門郎,後來又升為射聲校尉。他叔父王商上書表示願把自己封地的一部分讓給王莽,在當時朝中的許多大臣都為王莽說好話,漢成帝也認為王莽很賢能。”
劉驁尷尬的解釋,“王莽確實有所才能和名聲。”
劉邦懶得看他,示意蕭然接著說。
“永始元年的時候,王莽30歲身居高位,卻從不以自己為尊,總能禮賢下士、清廉儉樸,常把自己的銀錢分給門客和平民,還賣掉馬車接濟窮人,在民間深受愛戴。朝野的名流都稱讚歌頌王莽,王莽的名聲甚至超越了他那些大權在握的叔伯。”
“隨後,便是他現在成了大司馬。”
蕭然都有些佩服,一個人要長久偽裝,十分耗費心神。
就算王莽所做一切都是為了野心,確實是有些手段的。
好名聲的加持在朝堂上能夠更快的掌權。
王莽走了一步很好的棋。
被忽視的劉驁再次說話,“一開始我沒有準備讓王莽當大司馬,是當時另一個大臣犯了錯,又有人舉薦,王莽這才得以成為大司馬。”
朝中每個職位,都是精挑細選,要不是出了意外,還真未必是王莽成功上位。
劉邦皺眉,“若是如此,那人出事少不了王莽的手筆。”
“對,這件事還真是王莽做的。”
劉驁震驚,“難道淳於長是被冤枉的?”
“沒有被冤枉,但背後有王莽的推波助瀾。”蕭然搖搖頭。
“王莽的表兄,王政君王太後的外甥淳於長掌握權勢在先,地位超越了王莽,而且他善於阿諛奉承,又為趙飛燕坐上皇後之位出過力,深受你的信任,很快升為衛尉,掌管皇宮的禁衛。這時大司馬王根準備退休,不少大臣認為淳於長會沒有疑問的繼任大司馬。”
“王莽為了得到大司馬的位置,暗中搜集了淳於長的罪證。”
“王莽前去探望重病的王根,故意說出淳於長為接替擔任大司馬已做好了準備,給不少人承諾了官職。讓王根心生疑慮,同時又說出淳於長與被廢皇後許氏私通之事。王根大怒,要王莽趕快去向太後彙報,王太後震怒直接讓你罷免了淳於長,王莽堅持查清了他的罪行,證據確鑿下在獄中將他殺死。”
“所以,王根病重,舉薦王莽代替大司馬之位。”
劉驁驚愕,“王莽心思未免太可怕了。”
從頭到尾,完全沒有人去懷疑王莽是為了大司馬的位置。
蕭然挑眉,“這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王莽後來的所做之事,可沒人懷疑過他要造反。”
“行事謹慎,心思深沉,多年的謀劃隱忍,此人絕不能留!”劉邦殺意更盛。
蕭然道:“王莽執政後,依舊保持著原本的行事作風,完全沒有放縱自己,所受賞賜和錢財用來款待天下的名士,生活更加儉約。甚至有一次,百官公卿來探望他的母親,見到王莽的夫人穿著十分簡陋,還以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