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調侃霍去病!(2 / 2)

【酬金:黃金百兩】

【接單!】

“原來是他啊,求的這個也倒是正常。”蕭然看清客戶後,瞬間理解。

“東漢的漢和帝劉肇。”

劉肇可是個好皇帝。

劉肇締造了黎元寧康,萬國協和的局麵,使東漢國力達到全盛,史稱永元之隆。

同時在這期間班昭續寫《漢書》,蔡倫改進軍械,並革新造紙技術,使“蔡侯紙”得到推廣。

“東漢和西漢之間的區分到底是從何時開始?”

劉邦忙於朝政,教導自己的兒子,還沒能抽出時間去了解自己身後子嗣的曆史。

這點蕭然是知道的。

“王莽之後是東漢,劉肇是東漢的第四個皇帝,被稱為漢和帝。”

劉邦道:“你繼續說。”

他想要了解清楚,再去考慮後續如何解決問題。

單子內容看起來簡單,可皇帝的子嗣向來是牽扯前朝後宮,乃至整個天下的。

蕭然繼續開口,“劉肇,生母梁貴人,在梁貴人被皇後竇氏汙蔑死亡後,撫養在竇氏膝下,隨後被封為皇太子。”

“章和二年,先帝漢章帝去世,皇太子劉肇登基為漢和帝,尊嫡母竇皇後為皇太後,那時劉肇年幼,朝堂由竇太後掌控。有了權勢後,竇太後讓自己哥哥竇憲掌管朝廷機密,負責發布誥命,其他的兄弟也是同樣安排了重要職位,將整個皇宮和朝堂中樞握在手裡。”

“竇太後將政權統於自己一人之手,性情獨斷專橫,在朝堂中強予決策。甚至在伐北匈奴之議中,朝廷官員都極力上諫,指責她放棄萬人的性命,可惜沒有擋住太後為袒護竇憲而出兵。”

匈奴,劉邦熟悉啊,他不解,“為何攻打匈奴朝中大臣會上柬阻攔?”

匈奴的凶名哪朝哪代都有,就算冒然攻打朝中大臣不應當會阻攔。

蕭然說起這個事也是覺得離譜,“這個事,和竇太後有關係。”

“漢章帝死後,都鄉侯劉暢前來吊唁,時常竇太後召見,史書上記載,兩人極有可能是有染。”

“但這就觸動了竇憲的懷疑之心,他擔心劉暢分走自己手裡的宮省之權,直接安排刺客當眾刺殺,還將此事栽贓給劉暢的弟弟劉剛,故意派人去審問劉剛。可惜這件事真相敗露,竇太後大怒,想要將他殺死。”

“竇憲想到了將功贖罪,主動請命,想要去攻打北匈奴。”

理由荒唐至極。

但劉邦又問道,“為何會是北匈奴?僅僅是因為此事,朝中大臣也不該如此阻攔。”

“當然,隻有這個理由,不足以讓他們反對。”

蕭然有幾分同情的道。

“從西漢開始,天下天災不斷,國庫基本上都花費在了賑災中,沒有餘錢去攻打匈奴是其一。”

“其二就是當時朝中還有使臣在外,要是戰事起了,他們就容易回不來。”

“至於南北匈奴的分割,是從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開始,匈奴因為內戰,分裂為兩部,南下的匈奴歸附於東漢,稱之為南匈奴,剩下留在漠北的稱為北匈奴,時常對東漢虎視眈眈。”

這場戰事不應該起,可就是以這麼離譜的原因出現了。

國庫空虛,天下受災,戰事若是有所差池,那可就不是小問題。

甚至很可能導致東漢加速滅亡。

劉邦皺眉,“這場戰事可贏了?”

“贏了,竇憲的攻打太過突然,而且有著南匈奴的請求一同出兵。”

“竇憲和南匈奴的大軍逼得北匈奴潰散,單於逃走。此役,斬殺王以下將士一萬三千多人,俘獲牲畜百餘萬頭,來投降的有匈奴八十一部,大約二十多萬人。”

“可以說,這一戰,算是徹底解決了北匈奴的威脅。”

蕭然感慨,有心栽柳不應能活,無心插柳柳成蔭。

哪怕竇憲是為了荒唐的原因贖罪而去的攻打北匈奴,從表麵來說,此戰竇憲完全可以被大肆封賞。

但是,在打完後,竇憲做的事過於離譜。

“可惜啊,竇憲打了勝仗,派手下去追逃走的北單於,勸說他投降後,北單於安排自己弟弟來大漢進貢,可竇憲認為北單於沒有誠意,要求把北單於弟弟送回去,再次進攻北匈奴。”

“在一番爭奪後,北單於的弟弟送回去了,南匈奴的單於也送回故地,卻沒有再次出征。”

“原本的勝利就成個笑話,一場無用之功。”

“荒唐至極!”

劉邦怒罵出聲。

他沉下臉,“戰事豈是兒戲,拿下匈奴不殺,還要放回去,竇家人是蠢貨嗎!”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