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權的五年間,孫權先後三伐黃祖,得到江夏郡的部分土地,又派人討伐各郡山賊。緊接著,孫權由吳郡到丹徒,號稱京城。同年,劉表病死。此時曹操南下,劉表二兒子劉琮望風而降,曹軍擊敗依附劉表的劉備。占領荊州後,曹操給孫權寫信,要孫權和談,但孫權選擇和曹操開戰。”
這裡已經提過,霍去病沉聲道,“此戰過後,東吳又做了何事?”
蕭然繼續說:“建安十四年,吳軍拿下江陵,孫權任命周瑜為南郡太守。而劉備最初分得南郡南岸地,這次戰事過後又從孫權手中借得荊州。”
“建安二十年,孫權討還荊州,劉備不同意。孫權以呂蒙為將,連下三郡。劉備起兵五萬赴公安,而關羽在益陽與魯肅對峙,大戰一觸即發。曹操這時攻打漢中,劉備腹背受敵,選擇與孫權共分荊州,以湘水為界。同年,孫權被魏將張遼在合肥擊敗。”
“孫權同意和談,是想留下劉備和和曹操鷸蚌相爭。”霍去病沉聲說著。
不然以當時的情形,孫權和曹操完全可以瓜分掉劉備,最後兩軍相見。
蕭然也是如此想的,“這同樣是劉備能從孫權手裡借到荊州的原因。”
“曹操手中掌握著皇帝,攻打劉備名義上是討伐叛軍,要是劉備沒了,東吳就成天下唯一的反賊,曹軍取下東吳就是名正言順。”
“確實如此。”霍去病點頭。
蕭然道,“後來,曹操至長安,孫權攻打合肥,曹魏諸州皆赴揚州屯駐。關羽趁機發動襄樊之戰,並且對東吳多次辱罵威脅。孫權因此下令出征荊州,任命呂蒙襲取南郡公安,傅士仁、麋芳等人投降,吳軍又占據江陵,取宜都等地。潘璋部將馬忠擒獲關羽等,劉備勢力徹底被清除出荊州。隨後,曹操表奏朝廷封賞孫權。”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繼任丞相。曹丕將領梅敷派人請求孫權安撫接納,南陽郡中百姓也前來歸附。十月,曹丕稱帝,建立曹魏,改元為黃初,東漢至此徹底滅亡。”
“魏黃初二年,孫權以鄂為都城,設立武昌郡。同年劉備興兵伐吳,孫權擔心曹魏乘機進攻,表麵上依附魏國。背地裡孫權立孫登為王太子,並任陸遜為大都督,統五萬人開抵禦蜀軍,迎擊劉備。陸遜堅守不戰,破壞劉備速戰速決的戰略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