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習裁雨法的古華,不慎跌落,想一出是一出的他決定在望梅之陣下鑿地浚池,放養魚兒,真是福澤後人之舉,水潭裡的魚兒確實肥美,他再釣一條走好了!
扶光驚喜地發現古華日記還搭配各種魚肉的烹飪方法,甚至還有插圖。而吃魚過程中古華還修成了《裁雨法》。
不愧一代宗師!
可惜古華日記在他友人攜帶無膻羊肉前來拜訪就戛然而止,後人的批注與塗抹讓它了無生趣,扶光記下魚肉與羊肉的烹飪之法,留待後日。
這藏書閣腹有乾坤,解開機關,一池積水退去,這次撿到的是《刺明法》,可惜藏得太深,被泡壞了,什麼都看不清。
藏書閣要是沒有暗門密室,都不能叫藏書閣了,得改叫單功能藏書閣……扶光邊腹誹邊深入,乾坤再現,王山廳依山而建,怎會放過山腹?這規模巨大的洞窟就是人工開鑿。它與深入地下的樹根聯合在一起,如此壯觀。
其中安置著演武台,數百年過去,演武台還能運作,靜候入門弟子試煉,可惜古華派人才凋零,扶光看它都不免有些寂寞。
罷了罷了,來都來了!
我來!
他縱身一躍,落到演武台,為了契合弟子修行《裁雨法》,演武台浸在水中,一旦有弟子進入,機關就會啟動。草人接連冒出,扶光用凝水成劍,準確將它們擊中,這草人機關比黃三爺抱竹人逃竄還要靈活(雖然他不願意抱),起起落落,隻剩殘影!
可有何難!
一柄水劍不夠,那就二三四五……形成雨勢,全部中的!
武藝考過,再是身法。
石壁隆隆巨響,數道水刃劈向試煉弟子,稍有不慎就要挨上一刀,不僅吃痛還要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