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佛祖神色不變,目光卻一直緊緊盯著黃沙,道:
“施主此物可不興亂說,天庭仙位因果甚大。”
“你能冊封貧道,貧道還不能賞你點小玩意?”
顧溫席地而坐,掐著手中黃沙,他能感覺出真如比起生死,更忌憚此物。
既是冊封,也收下當狗。
他用開玩笑的語氣說道:“我第一次當聖人,許多規矩不懂。不管是你,還是天聖,好似都喜歡收人當狗。”
“天聖說過,萬類有序天條地法,縱然是聖人也不能忤逆。”
“佛道魔亦有法,佛門以果位為法,道門如今以德行為法,魔門以力為法。”
真如佛祖點頭讚同,毫不避諱說道:“你說覺悟自在,說那逍遙,說那肆意都是虛妄,本尊說眾生有序,聖人有法,避開不得。”
“若眾生無法,上下無序,那麼寺廟無下僧挑水,門庭無中僧打掃,佛前無上僧為信眾解惑。”
聞言,顧溫沒有反駁,道:“凡人有一言,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佛祖覺得對嗎?”
“對,卻也不適用於天地,隻能局限於井口小國。”
佛祖取來一個玉靜瓶,從柳枝中沾起一滴水,伸手一彈,水珠在香火之中飄蕩。
一方天地演化,此世無法,生死無序,鬼魅魍魎無數。
“凡人五十載一世,王朝三百年一輪,而天地億萬年仍在。若生死的界限不存,那麼天地壽長不過千萬載。”
顧溫儘收眼底,知曉對方在告誡自己,他道:“那麼佛祖貫通生死又是何故?”
佛祖道:“本尊受大魔蠱惑,然則黃粱一夢隻是一瞬。既存心魔,何不享百年黃粱?”
這回輪到佛祖發問,若是顧溫老老實實接受了度化,那麼便是擎蒼實力再強也於事無補。
力之一道,最懼的便是人心。
真如便是真被她打碎了佛像又如何,隻要眾生還有欲念,那麼佛便一直存在。
一顆混元道心,比得上千萬佛寺。
“黃梁百年,不及這塵世泥濘。”顧溫回答道:“我分辨得出真假,你所謂的黃梁在我眼裡猶如皮影戲。”
佛祖道:“本尊已取來真身,你又如何能發現?”
顧溫不假思索回答:“若是真身,她便會告知我真假。”
無論如何他都會清醒,隻是形式不同。所以才有他對赤羽子所說,婚姻如何無所謂,隻要未見即是最好。
至少在黃粱一夢之中,他是有希望見到她的。
真如佛祖心念如絲,露出些許恍然,哈哈笑著:“看來是本尊不懂凡人了。”
爾後,二者陷入了漫長的沉默。
渺渺大道互相試探,或者說佛祖在單方麵窺視著顧溫,明知如今想要度化對方,不可能卻仍動了欲念。
或許他已經入了佛道。
“何為佛?”
“佛既是佛,並非何物。”
“大乘小乘有何不同?”
“大乘者,普度眾生,小乘者,覺悟自在。”“既然普度眾生,那麼為何佛州百姓無法富足?為何又有嬋宗,須百姓供奉處子,獻上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