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1 / 2)

《四合院:躲進小樓成一統》全本免費閱讀

發現王玉蘭去了賈東旭那裡,也知道她是趕著去送溫暖的。

李想國也不得不發出一份感歎。

易中海這一家人挺有意思,而且行動也算得上雷厲風行。

當然,推己及人,要是換成自己。

想要博取賈東旭的好感,這肯定是最好的時機。

娘沒了,錢沒了,現在更是自己被人欺負還無人安慰。

這種占儘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時機,不說千載難逢,至少也是難得一遇。

就算天上下刀子,那也得想辦法挖條地道鑽到賈家,無論如何都得把這機緣給牢牢抓住了。

這種機會都不把握不住,那真的隻能說活該自己絕戶,活該沒人給自己養老。

但是把握好時機……

李想國搖搖頭,嘴角也掛上了一絲笑意。

從第三者角度來看,王玉蘭現在真的跟條舔狗沒什麼差彆。

上輩子的舔狗得不到馬子(horse),這輩子這幫子絕戶舔狗也注定不得善終。

自己這麼善良的人又能怎麼辦?

當然是恭喜他們找到真愛,沒條件也要創造條件幫他們鎖死,省得他們再去禍害彆人。

想想那些小說裡寫的,李想國也覺得,如果何大清真的跑路。

那易家肯定是賈家能吸血全院,拿捏住傻柱的根本原因。

沒有易中海一家日複一日的洗腦,傻柱怎麼可能不管不顧地當賈家的血包。

用自己的武力助紂為虐,成為養老團的第一打手。

傻柱應該是三五年出生的,現在才十五六歲。

等到他滿了二十周歲,才能領結婚證,這也至少還得五六年的時間。

沒有家長,是後世女子選婿的優勢,這個年代的婚姻市場上,卻處於劣勢。

所以,正常而言,他想找個家境、學識皆優的城裡姑娘沒那麼容易。

但是那時候,正好是計劃經濟開始,農業人口進入最困難的年代。

很多人以為農村後麵是從公社化以後,就一直跟那幾年一樣一直苦下去。

實際上還是得看具體情況。

對於老實人而言,可能是那樣,甚至比起那時候還要差。

但是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實際上並非如此。

後麵文革開始,打破公私界限的情況也並不隻發生在城市。

即便身處農村,那麼隻要隨大流,堅持不懈地損公肥私,舍大家顧小家,悶聲發財。

也肯定能讓自家的生活條件一點點好起來。

也許手裡還是沒什麼錢。

但是絕對不會淪落到連飯都吃不上的地步。

計劃經濟剛剛施行的階段,多種因素影響之下,公私之間涇渭分明。

這個階段,貪墨公物如果被發現。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