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著後世的說法,這叫種質資源滅失,實際上也是對幾千年農業成果的毀滅。
有著空間,能收集到這些曾經的美味自然是一件幸事。
隻是自己分身乏術,也走不出四九城,沒辦法搜集這些東西。
倒也不無遺憾。
他也準備回頭種植的時候,將現在有的這些東西全都造冊記錄下來。
以後遇見沒買過的,也能接著采買,繼續填充自己的庫存。
照例讓店家幫自己裝在兩條布袋子裡,大大小小的紙包和袋子倒也差不多裝滿了兩條布袋。
讓店家幫自己把兩個袋口紮在一起,掛在自行車後麵的貨架上。
照例,騎了一段路收進空間,李想國這才騎著車子往城裡趕去。
李想國出門了,這邊王玉蘭也收拾妥帖,鎖上門出門一路向南走去。
她也不舍得坐電車的錢,一路徒步走到東華門的公共汽車公司。
運氣不錯,剛到沒多久,就坐上了直達石景山的京石路公交車。
京石路公交還是這個月月頭時候剛開通的,上次易中海回來時候跟她說了。
她聽了還有些欣喜,以為這樣自家男人就能每天回來。
儘管自己對那話兒不是很渴求,但是她也不想自己每天跟守活寡似的,獨守空房。
本來就隻夫妻二人,家裡就冷冷清清的。
現在自家男人更是出門在外,隻剩自己一個人,不出門就跟個啞巴差不多了。
也就幸虧現在還年輕,沒什麼問題。
這要是年紀大了,萬一有點事情,都叫不到人幫忙。
不過問了之後,她也大失所望。
易中海說那邊兒比鐵工廠這邊大多了,更有很多都是跟自己一樣借調來的。
以前每天下班時間騎車子回城的都不老少。
現在開了公交車,更是有些以前不回城的人都搶著擠這車。
自己剛開那兩天還去看過,結果等了幾班車都擠不上去,所以他也隻能繼續騎著車子往返。
再就是每天都能坐上車還行,那辦張月票還劃算。
但是也不能每天回來,辦月票就不劃算了,所以他覺得還是每次休息時候回來更好些。
反正在那麵兒待遇也不錯,除了工錢每個月能多好幾萬。
鋼鐵廠還給他們這些過來援助的人在附近租了房子。
房租都不用他們自己出,自己一天三頓都能在廠子裡吃食堂,每個月剩下的也能更多點兒。
王玉蘭聽了,也隻能無奈作罷。
所以易中海現在還是休息的頭天晚上騎自行車回來,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