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1 / 2)

《四合院:躲進小樓成一統》全本免費閱讀

看到前方湖水在望,李想國從空間裡麵拿出來一副手悶子。

沒辦法,沒有勞保手套,暫時就隻能戴這東西將就了。

戴好手悶子,李想國取出柴刀朝前揮動著。

鐮刀,還是算了。

自己買的鐮刀的鋼口可是挺好的,想來拿著割稻子麥子應該不錯。就是鋼口太好的鐮刀,尤其是磨得太鋒利的時候,拿來割穀子搞不好都可能崩刃,更何況用來割這些玩意兒。

真的拿來割蘆葦,回頭隻怕那刀估計就隻能拿來當鋸子用了。

說起來,要是專門打草,最好用的當然是扇刀。

用腰力帶手,揮動間,刷刷就能割下來一大片柴草。

隻要後麵再把草攏起來紮捆就行了。

不過自己又不是來打柴草的,要的更是不多,所以拿著柴刀湊合著就算了。

刷刷幾刀下去,身前的一叢蘆葦就被他從離著地麵一米多高的地方直接斬斷。

上麵半截蘆葦落下來,草屑、灰塵四散落下來,揚起一陣煙塵。

李想國也不由得眯起了眼睛。

伸出柴刀劃拉一下,將砍掉的蘆葦杆攏起來扔在一邊。

李想國拿出鐵鍬沿著身前這叢蘆葦的根部朝外一點,將鍬尖垂直插進泥土裡,用腳踩下去。

鐵鍬也輕鬆地插進鬆軟的淤泥裡,稍作凝滯,隨著幾聲細微的哢哢聲響過,鐵鍬也徑自插到了底部。

蘆葦也像竹子有著竹鞭一樣,地下有著水平生長的匍匐地下莖。

通過地下莖分生,也是蘆葦非常重要的一種繁殖方式。

這地下發出的聲音,就是四周多餘的根須被切斷發出來的。

圍著蘆葦挖了一圈以後,李想國再把鐵鍬踩進土裡。

怕掰壞鐵鍬或者鍬把,他也慢慢地搬動著鍬把,借助杠杆的力量,倒是很輕鬆就將帶著大團泥土的蘆根從地裡挖了下來。

將蘆根提起來,連著泥土收到空間裡麵,再去挖下一叢蘆葦。

如是反複,李想國挖了十幾叢蘆葦才停下來。

李想國挑的,都是那種足有三四米高,一根根長得足有手指粗細的蘆葦品種。

這種似乎是白皮葦,當然各地叫法肯定也不一樣。

是蘆葦中長得比較高的品種,也是各地用來製作葦編的主要品種。

以前沒有各種現代化的材料。

不管藤編、竹編還是葦編都是製作生活物資的重要手段。

真的幾乎涉及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麵麵。

不過隨著時過境遷,這些編製物品也漸漸落伍。

不管是精致的還是粗陋的,都失去了市場。

後世,有個成語叫葦編三絕,意思就是說葦編的三種失傳情況。

環境改變,沒了蘆葦;

手藝沒傳人,沒了技術;

還有一種最致命,基本無解的情況:生活條件好了,葦編器物有了更好的替代品。

市場沒了,這老手藝也就徹底沒了前途。

比如席子,不管是竹子、高粱稈還是蘆葦編製的製品都有個最大的缺點:翹起的篾片和毛刺容易紮人或者是割傷手。

所以如非迫不得已,是不能直接光著膀子躺在上麵睡覺的。

尤其是使用年頭兒久的席子,都被盤得通紅,那上麵的毛刺,硬度堪比金鐵。

隻要紮到就是一個很深的傷口,被劃到就是一個大口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