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用以後,確認沒問題,他也直接付款走人。
他們直接去的是東四三條路南的胡同西口的人行東城辦事處。
也是人行搬到四九城,最早成立的辦事處之一。
李想國跟櫃員要了單子,按著要求填好個人資料,開設了一個個人賬戶。
然後財務科長把支票交給櫃員,查驗過後,詢問存款方式。
然後就給他按著一筆一百萬,直接給他存了二十四筆定期半年的大額存款。
就算這支票能取出來錢,李想國也肯定是不取的。
最後剩下的一百多塊,他才直接取了現金。
畢竟自己要買的東西還很多,手上也沒多少錢,自然得先取出來一點兒用。
彆以為每筆一百萬,不過才相當於後世一百塊錢的存款很少。
沒看著後世經常有發現幾十年前的幾萬塊錢存單,才能取幾塊幾十塊錢這種新聞嘛。
事實上,那也都是這幾年的存單。
那時候普通民眾手裡沒什麼錢,對銀行的信任度不高。
存款最多見的,其實都是幾千、幾萬塊一筆的存單。
所以當年吸收存款的方式也很有意思,比如按照米價結算保本保息的方式、定期定額存單、有獎儲蓄什麼的方式等等,不一而足。
也因為普通人手裡沒什麼錢,所以類似有獎儲蓄的定額定期存單的最小麵值甚至隻有五千塊。
李想國存的每筆一百萬的存款,都能買兩百張這麵值的存單了。
原本五月份經濟平穩,存款利率已經開始下降。
結果半島戰爭爆發,所以從十月份開始,為了吸儲存款利率又有提高。
現在執行的利率是半年期存款年化利率是30.2%,一年期存款利率更是高達34.8%。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奇怪,怎麼可能這麼高。
這裡麵就不得不說一下,這個時期不止有人行一家金融機構,這時候國內錢莊、外資銀行、民族資本銀行全都有。
百廢待興,所以社會對資金的渴求大,存款這麼高並不稀奇。
畢竟,對於銀行而言,存款相當於負債,貸款才相當於資產。
存款的利率高,隻是因為貸款的利息更高。
一年前,短期拆借,人行年化的貸款利息甚至也能達到600%。
就算這樣,相比當時的商業銀行或者是錢莊,這利息還是相當實惠的。
至於為什麼存半年不是一年。
當然是因為明年一季度存款利率又有變動。
為了進一步有效動員社會資金,明年三月開始,一年期存款的利息會提升到45%。
他也準備等到這些錢到期後,再存一年期的。
等明年的存款再到期,他這筆錢就該變成四千萬,接近一個小目標了……
其實不止這兩年,實際上後麵一直到文革,其實利率都是運行在高位。
一直到文革時候,他才考慮把錢取出來。
他這些錢,怎麼也能翻上幾番。
即便隻是粗略地算一下,起碼也能達到五位數,比起很多小說裡易中海家的養老錢還多。
畢竟這也算是正當所得,錢財來源合理合法。
說起來大半的四合院小說也奇怪。
起步就是六十年代,錢還都放在家裡不存銀行。
這是對政府和銀行有多不信任?
再就是易中海貪了何家十年的撫養費,甚至大半更是隻拿回原本的錢就行了。
這都什麼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