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剛開始煉鐵,突然大軍搜山(1 / 2)

想要熔鐵,先搞木炭。

楊一笑現在已經弄清楚了,這個時代的技術封鎖很嚴重,朝廷為了愚民,嚴控鹽鐵等物,不但老百姓不懂得煉鐵,連民間的鐵匠也不準學。

比如鐵匠鋪想要打製農具,必須向朝廷購買煉好的鐵塊,通過這種方式,掌控百姓民生。

又比如顧老六曾經試著煉鐵,可惜燒了三天三夜沒能成功,鐵還是鐵,沒有融化。

這裡麵的原因,後世之人都懂,主要是燃料的燃燒值不夠,達不到融化鐵器的臨界值,所以不管燒上多久,鐵器不見任何變化。

由此可見,民生之艱!

如此簡單的技術,朝廷竟然不讓老百姓掌握。

說白了,是害怕,封建王朝欺壓民眾,擔心老百姓會造反,所以既要愚民又要嚴防,根本不在乎老百姓的窮苦。

這種森苛的手段,已經持續幾百年,短時間之後,根本無法解決。

楊一笑暫時也沒打算去解決。

首先是因為他實力不足,貿然露頭容易被一下拍死,其次是因為他想借機,趁著這種社會現狀悄悄發展。https:/

如果所有人都懂煉鐵,那他還發個屁的大財?

反而不懂好,越不懂越好。

大家都不懂,唯有他熟悉,這就意味著市場廣闊,而且缺少競爭對手。

煉鐵!

開乾!

當天傍晚,小兩口搬進山中。

由於尚不知道能否成功,所以連顧老大等人也瞞著,小兩口選了一處僻靜的地方,沿著一條山溪搭建了窩棚。

下一步,搞木炭。

其實木炭的燃燒值也不夠,最高隻能達到1000度左右,鐵的熔點則是1538度,差距500多度才符合。

但是,古法煉鐵有一項技巧。

具體是通過一種特殊的土爐,再加上相應的鼓風設備,竟然能夠解決物理限製,成功的把燃燒溫度推到接近1600度。

而1600度的高溫,完全可以融化鐵。

所以第一步,必須先搞木炭。

搞木炭很簡單,這時代漫山遍野都是樹木,隻要舍得力氣砍伐,大量的木材可用。

小兩口用了半個時辰功夫,伐倒了兩棵一摟多粗的大樹,隨後又用了一上午時間,挖出了一個簡易的木炭窯。

這種炭窯不難,沒什麼技術含量,說穿了,其實就是個土坑。

白居易曾經寫過一首詩,裡麵記載著燒炭的典故,僅僅是一個老翁,自己就可以燒炭,可見,確實很簡單。

這活的主要難點在於累。

剛剛伐倒的木材,含有不少的水分,所以重量很足,搬起來累得滿頭大汗。

幸好顧小妹從小吃苦,楊一笑則是性格堅韌,小兩口齊心協力,總共裝窯了兩千多斤。

然後,簡易炭窯的上麵蓋土。

至於窯的下麵,點燃柴火烘培。

木炭的形成原理,乃是木料在半隔絕空氣的情況下不完全燃燒,耗費時間長短不一,主要看窯的質量如何。

由於這個小窯是臨時建造,屬於最簡陋最低等的炭窯,所以楊一笑估算,至少需要24個小時。

這就是一天一夜。

趁著這段時間,他開始建造另一個土窯,這個窯的技術含量比較高,放在古代絕對屬於最頂級的科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