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大批大批的死人,朝廷似乎終於心軟了,所以,每天給一碗稀粥。
但也隻給一碗稀粥!
隻給一碗稀粥,根本不足以吃飽,而如果長時間一直吃不飽,災民們麵臨的還是繼續死亡。
所以每天還是有人死,大批大批的屍體被扔到亂葬崗。
僅僅半個月的時間過去,十幾萬人竟然減員一半還多,活下來不到五萬,堪稱是人間至殘。
能撐到半個月不死的,幾乎都是青壯年紀的人,又或者家裡有青壯,可以艱難的撐著全家。他們每天挖野菜,扒樹皮,掏鳥窩,抓老鼠……
隻要是能吃的,全都搞回來吃,既要撐著自己不死,還要保著全家一起活,結果導致越來越累,青壯也開始大量死亡。
絕望的念頭充斥著每個人的心。
他們渾渾噩噩的看不到希望。
“活一天,算一天吧,哪天活不下去的了,也就脫離這個苦難了。”
“下輩子,不再來了。”
“如果真有投胎,不要讓我做人,做人太苦,我不想再投胎做人。”
幾乎每個流民的心裡,都曾有過這種悲歎。
他們恨天地不公,恨自己命運淒苦,他們也曾想過聚眾叛亂,去向權貴們搶奪活命的糧食,然而可惜的是,朝廷早有預料。
每天隻給一碗稀粥,讓他們餓的渾身無力。
災民營地的四周,圍攏著數萬大軍,任何流民一旦有鬨的跡象,立馬會被狠狠的鎮壓下去。
根本無法反抗。
隻能慢慢等死。
然而,也許是老天真的開眼了……
突然有一個驚喜的消息,在整個災民營地之中流傳,而隨著這個消息的不斷傳播,朝廷也終於派人做出宣告。
有個地方,願意收留他們。
“今有河北路青州府,下轄之涇縣一地,聞聽江淮百姓遭災,故而上書朝廷求陳。”
“該縣,願意招撫流民也。”
“陛下聞之欣然,已然降旨允可,並免涇縣一年稅賦,幫其賑濟災苦也。”
“又有京師各個鐘鳴鼎食之家,因涇縣才子發來書信求懇,故而皆願開倉一次,向流民發放行路之糧。”
“每人,三斤糧……”
“此旨頒布之後,爾等即可動身,三日之內若還停留,將以暴民之罪鎮殺。”
幾百個書吏不斷奔走,在災民營地到處宣告。
僅僅一天時間,所有流民都被告知。
去北方,能活命!
河北路的青州府,下麵有一個涇縣,隻要能活著走到那裡,就有了繼續活下去的希望。
並且,京師裡的大戶願意發給大家趕路的糧食!
三斤糧……
據說是因為涇縣一位才子,連續給京城無數大戶寫信,不管認識不認識,他全都寫信懇求。
而京城的權貴們不知為何,竟然有不少人願意賣他麵子,所有,幾十家大戶願意開倉放一次糧。
這簡直是天大的一次施舍啊!
如今他們這些流民,活下來還有接近五萬人,每人給三斤糧食,這就是十幾萬斤。
涇縣那位才子,他真是好大的麵子。
……
“走,動身!”
幾乎在宣告的當天,流民們全都下定決心。
留在京師隻能死,三天之後就會被當作暴民鎮壓,到時候大軍揮刀砍殺,絕對不會有任何仁慈。
況且即使不被大軍鎮壓,他們留在這裡也是慢慢等死。
朝廷每天隻給一碗稀粥,這一碗稀粥無法讓人活命。越來越餓之下,身體越來越差,稍微生一點病,就會把身體拖死。
所以趁著現在還能動彈,趁著京城大戶願意給點糧食,必須動身,立刻動身,哪怕這一路上可能會累死餓死,但也好過留在這裡慢慢等死。
“走,動身。”
“去北方,去青州,去那個叫涇縣的地方,去那個願意收留咱們的地方。”
接近五萬流民,為了活命再次踏上逃荒之路。
能活下來的,幾乎都是青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