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外官道的兩旁,搭了幾十個粥棚,距離粥棚不遠處,就是流民聚集地。
已經施了五天粥!
這五天來,陸陸續續還有流民到達。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到達的數量越來越少,終於在第六天時,再也不見新的流民。
由此可以推斷,後續的流民們基本沒有了,也可以理解為,能到的基本都已經到了。
至於那些沒能到來的流民,他們的結局不用想也能知道……
要麼是死在了逃荒路上!
要麼在路上被人抓了去!
又或者實在沒有能力往前走,所以隻能在某個地方賣身為奴。
總之,各種結局都很慘。
相比於那些流民的淒慘,達到涇縣的這些肯定幸運,意味著見到了曙光,擁有了繼續活下去的希望。
從他們到達的那一日起,每天都能領取兩次施粥。
無論男女老少,也無論青壯病殘,隻要能吃的下去,就不限製領取的數量。
幾十個粥棚,敞開了供應,連續五天,白白救濟。
但是到了今日之時,粥棚忽然改了規矩……
這是一天的清晨,早晚兩次施粥的早粥,由於流民們已經習慣了時間,所以一大早排起來長長隊伍。
家裡有碗的就端著個破碗。
沒碗的臨時用木頭挖個凹槽。
總之隻要能用來盛粥,就會被流民們拿出來當器具。
每天排隊,領取施粥!
然而今天的情況似乎有些不一樣了……
流民們排隊了老半天之後,始終沒看到施粥開始的跡象。
明明空氣裡彌漫著粥香,意味著今天已經熬好了粥,但是,偏偏幾十個粥棚全都關著。
“怎麼回事?”
“莫非不給吃了?”
流民們漸漸開始焦躁,相互間竊竊議論著。
人這種生物,心性是複雜的,任何事一旦習慣了,就會自以為是應該的。
大家已經連續吃了五天粥。
粥棚每天都敞開了給供應。
每天啥事不用乾,吃的肚皮滾滾圓,從一開始的感恩戴德,漸漸變成了‘就該如此’。
沒錯,就該如此。
這五天的施粥供應下來,很多流民的心裡都有產生了這個念頭。
他們忘了自己是被救濟的,他們習慣了每天領取施粥,前幾天心裡的感恩戴德,變成了現在的必須給我們粥。
然而沒想到的是,今天粥棚竟然不開著。
流民們先是焦躁,隨即相互議論,漸漸有人大吵大鬨,鼓舞其他人跟著一起鬨。
“為什麼不施粥?”
“為什麼關著粥棚?”
“我明明已經聞到粥的香味,說明今天的施粥已經熬好了。既然已經熬好,為什麼不給我們吃?”
“為什麼要扣下我們的粥……”
嗬嗬!
為什麼扣下我們的粥!
這種話竟然也能說的出口。
明明是施粥,所謂‘施’字,誰都知道什麼意思,這是施予和賑濟的意思。
然而現在的情況卻是,很多流民認為是應該的。
習慣了白吃白喝,突然不給了立馬無法接受,於是大量的流民開始鬨,漸漸竟然演變成幾千人參與的大鬨。
這些人也許是仗著法不責眾,也許是習慣了施粥的白吃白喝,總之不管什麼原因,他們大叫大嚷的鬨了起來。
隻不過,並不是所有流民都這樣!
絕大多數的流民們,並未參與這場鬨事,雖然他們心裡也失落,但卻慢慢接受了失落,各自端著自己的破碗,默默在原地唉聲歎息。
這些流民都是心性忠厚老實的,明顯已經意識到自己白吃了五天。
並且他們漸漸又想起來,這五天時間裡吃的是施粥,楊家村敞開了給他們供應,這是一份活命的恩情和厚德。
於是這部分流民越發老實,站在原地更加不願意參加吵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