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中的這個老頭,看起來非常的奇怪。
首先,他很懶!
彆的百姓來到楊家村,基本都是為了找乾活,要麼去疏通溝渠挖取河泥,要麼去砍伐荒林開墾土地,大家目的都很明顯,來此乾活掙錢掙糧。
想要乾活,就得努力……
但由於大家是本地人,屬於假冒的江淮流民,無論開荒種田還是挖河通渠,縣裡早已貼出布告是為了賑濟災民,當地百姓不在此列,意味著不享受這份待遇。
明明待遇很好,針對卻是流民,本地窮苦百姓心裡憋屈,但卻不敢反對縣衙的決定。
但是,大家又都渴盼享受這份待遇……
怎麼辦呢?
隻能冒充!
反正我是穿著破爛衣裳過來的,並且我家境其實和流民沒區彆,雖然家裡有著幾間破屋,但是已經沒田沒地沒糧食……
不來找乾活,難道餓死麼?
而如果像以前那樣,繼續給縣裡大戶乾活,無論乾多少年也沒用啊,仍舊還是被盤剝壓榨的命。
所以,我們豁出去了,死皮賴臉的冒充,死皮賴臉的來乾活。
如果被發現,立馬跪下哭。
前些日子不是有過例子麼,書吏們‘發現’了冒充者,原本是準備強行攆走的,結果被冒充者哭的心軟了,於是就假裝沒有發現,默許大家繼續的乾活。
老百姓們不傻,意識到這是書吏們照顧,畢竟大家都是涇縣人,本鄉本土的肯定念點鄉情。
隻不過念情歸念情,不能讓書吏們難做,所以該偽裝還得偽裝,並且乾活也要更努力。
那些江淮災民能玩命的乾,我們涇縣百姓難道不行嗎?
堂堂本地人,難道被外人彆下去不成?
哼,我們涇縣丟不起這個臉。
不就是乾活麼?
祖祖輩輩誰沒吃的就是這份苦。
隻要能掙到錢糧養家,誰會吝嗇兩膀子力氣?
況且這裡不止是能掙到錢糧,關鍵是開荒的政策讓人瘋狂,老天爺啊,五五分成,隻要開荒一畝地,就有半畝屬於自己。
而如果今年拚一拚命,咬牙玩命的開它十畝,豈不是意味著能分到五畝田地,五畝地已經足夠一個孩子一年口糧啊。【古代糧產低,五畝之田養一童,這是有明文記載的,不是故意為了劇情難度編造。】
田,是百姓的命!
為了擁有田,有誰肯偷懶。
反而恨不得把全部力氣使出來,生怕自己比彆人開的荒田少。
在這種你爭我趕的比拚中,整個楊家村附近一片熱火朝天,無論是江淮的災民們,又或者本地冒充的百姓們,全都鉚足了勁頭,乾起活來不要命。
唯獨那個老頭,他和所有人不一樣。
他是真懶啊,根本就沒打算乾活。
第一天來的時候,這老頭跟隨的是涇縣西鄉的一支村民小隊,
老頭是在半道上加入小隊的,自稱和本村的小隊走散了,並且還可憐巴巴的哭訴,說他是來自隔壁縣的孤寡。
隔壁縣!
算鄰居!
況且是孤寡老人,必須稍微照顧些。
所以涇縣西鄉的村民小隊沒攆走他,而是同意帶著老頭一起前來楊家村。
尤其是看老頭的年齡太大,這麼大的年齡還來找活,窮人是最體諒窮人的,大家對他越發同情。
所以在第一天來找活的時候,大家都準備幫老人搭一把手,一旦發現老人乾活太吃力,西鄉小隊肯定會幫一幫。
結果沒想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