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的後半場,基本在耍無賴。
由於陷陣營重甲騎兵的強大,外加一千個精銳輕騎的護翼,雖然這支狼族大軍擁有兩萬,但卻被陷陣營強勢無比的鑿穿。
宛如一把大棍子,從頭直接捅到尾。
自古騎兵對戰,一旦陣型被穿,鑿穿一方必然長驅直入越衝越勇,被鑿一方則會失去騎兵的機動性優勢。
大體可以理解為以下這種畫麵……
本來能夠狂奔馳騁的狼族騎兵,當頭一刀被陷陣營硬生生的砍停,並且陷陣營繼續奔襲、狂砍,一路從陣型之中殺過去。
殺穿之後,轉頭再殺。
如此來回幾次衝殺,連續三波收割人頭。
三波……
聽起來似乎並不嚴重!
但如果懂軍事的聽到這一戰績,恐怕立馬會震驚的目瞪口呆。
要知道騎兵對衝乃是最殘酷的戰鬥,每一波衝殺都會有伴隨著大量的死亡,而最可怕的恰是這種鑿穿性質的衝殺,因為它完全屬於一邊倒的強勢劈砍。
在這種鑿穿敵人陣營的過程中,每個戰士都可能砍死三四個對手。
【看過亮劍的應該對騎兵衝陣畫麵有印象,兩方對衝每一次都有無數人被砍死墜馬。那種對衝是雙方都在瞬間出現大量死傷,而陷陣營這種則是完全一邊倒的鑿穿】
三波,連續三波!
鑿穿一次之後,調轉方向往回鑿。
鑿回來之後,再次又繼續。
所以如果按照真實殺穿的次數計算,陷陣營在這一場戰鬥中其實是穿了六次,從前往後三次,從後往前三次。
這畫麵不好理解,打個比方就清晰了……
比如有一根大棍子,捅進了一個大窟窿,往裡捅三次,往回抽三次,來回又捅又抽的過程,是不是在大窟窿裡六次?
陷陣營殺穿狼族騎兵的情況恰是如此。
三波,六次!
砍起來真是過癮啊。
由於陷陣營有重甲鐵騎作為尖刀,可以強勢破開狼族騎兵的先頭精銳,而狼族精銳騎兵的後麵,是大量的狼族普通騎兵。
那些普通騎兵沒有任何護具,連個最低端的皮甲都沒有,屬於毫無防護的小卡拉米,隨便一刀就能劈開他們的皮袍。
刀鋒過,皮袍裂,伴隨著是鮮血噴濺,殺人如割草的收割。
陷陣營的一千輕騎,僅僅跟在重甲鐵騎後麵,他們不需要擔心危險,全程隻需要做一件事就行,是什麼呢?是瘋狂的揮刀砍。
砍!
砍砍砍砍砍!
一刀一刀的劈出去,一刀一刀的砍死人,這個過程伴隨著戰馬的狂奔,長驅直入的從前麵殺到後麵。
又由於騎兵對衝的速度性質決定,所以這種殺穿性質的過程其實很快,前後也就二三十個喘息的時間,但他們已經完成了一次殺穿。
而他們的每一次殺穿,每人都能砍死三四個狼族。
掉轉馬頭再次衝殺回來,第二次則是能殺死兩三個狼族。這是因為狼族陣型已亂,不像第一次那麼的密集,所以衝回來殺不能連連砍殺,殺敵的數量會有所減少。
第三次更少,每個人隻能砍死一兩個人,但是從第三次開始也不再減低,後麵三次每次都能殺死一兩個對手。
這樣一算,戰績嚇人。
三波鑿穿,來回六次,
陷陣營擁有一千五百騎兵,六次可以理解為1500乘以6的基數。哪怕他們每次鑿穿之時每人隻砍死一個狼族,但是六次加起來的數量也已經達到9000。
但這9000並不是真正的殺敵數量,因為還需要乘以每次殺敵的平均數。
基數怎麼算呢?
六次,每次砍死三四人到一兩人人不等……
第一次砍殺三到四個狼族,後麵五次減低到一至兩個,按照數學公式稍微平均,平均下來大概可以算作每次一點五。
所以真正的殺敵數量,至少是九千人人乘以一點五,陷陣營的連續六次衝殺,總共乾死了狼族一萬四千兵。
兩萬大軍,死了一萬四,剩下大約還有六千,然而這六千並不能全都逃跑。
原因是戰局到了局麵之後,狼族的陣型已經完全的散亂,到處都是驚慌失措的逃竄,無頭蒼蠅一般的騎馬亂跑。
這時候,陷陣營的五百重甲和一千輕騎已經很累了。
主要原因倒不是人累,而是胯下的戰馬很累,連續六次的衝殺,戰馬已經體力衰竭。
雖然陷陣營的重甲騎兵配備了三匹戰馬,但是在戰場上從來沒有邊打邊換馬的說法。
古代重騎兵之所以配備三匹戰馬,主要是戰前來回換乘保持體力。至於在戰鬥之中,全程隻能用一匹,因為根本不可能換馬,也沒有時間和機會換馬。
所以騎兵一旦對戰,戰士的結局隻有兩個,要麼是戰死在衝陣中,要麼戰勝之後活下來。
無論戰馬累到何種程度,想在戰場上換馬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
接下來的戰鬥已經不需要騎兵動手了。
狼族已經被打散,活著隻有六千人,並且這六千狼族的戰馬也變的無力,根本形成不了新的戰鬥性騎兵團。
所以雙方如果繼續打下去,彼此都不可能再依仗戰馬。這時候的打法隻能是步戰,開始比拚各自戰士殘存的戰力。
然而……
陷陣營這邊怎麼可能和對方步戰?
無論五百重甲騎兵還是一千精銳輕騎,由於在剛才的鑿穿中砍殺了一萬四萬人,這時候已經累的開始有點脫力,如果留下來很可能會被狼族臨死拉個墊背的。
所以,不能留!
顧老大令旗一揮,下達新的指令,所有陷陣營騎兵直接調轉方向,借用戰馬最後的體力離開了戰場。
隻不過他們雖然離開,但卻並不是放過狼族。
因為,此前陪著他們一起衝出來的陷陣營輔兵們登場了。
輔兵,古代特殊兵種。
作為打醬油的存在,主要是為了輔助正式兵種進行戰鬥。輔兵既可以是普通步卒,也可以是臨時征兆的百姓,甚至老實巴交的農夫,也能被喊到戰場上當做輔兵。
打仗打不了,推小車運送糧草可以吧?
如果連推小車的力氣都沒有,那麼協助重甲騎兵穿上重鎧的力氣總有吧。
這就是輔兵,乾的是伺候的活,一般不需要上陣,因為上陣也是白給,戰鬥力太差,上去送人頭麼?
今天這場戰鬥,陷陣營有五千輔兵,隻不過這些輔兵的情況有一些特殊,因為他們並不是那種臨時征兆的百姓。
反而,他們也是一直接受訓練的正規步卒。
五千步卒!
這是陷陣營的輔兵!
由於楊一笑的理念來自後世,再加上擔任輔兵主將的是周縣尉,所以這支步卒的戰鬥力並不差,無論是操練作訓還是軍械配發全都屬於精銳。
他們雖然是輔兵,但卻是五千個精銳的步卒,有弓箭,有長槍,每人還發一口木盾,腰裡還挎著一口大刀。
這他麼的是五千個能遠攻也能夠近戰的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