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尋常的一句話,停在夏韜耳朵裡就不能是一句簡單的話,為什麼叫資貴妃主持,因為資貴妃兒女雙全,家族龐大,就是民間說的那種全福夫人。另外,也不知道夏韜是不是想多了,沒提夏妃,卻又提了夏妃,夏妃明明才是見過公主的第一個妃嬪,怎麼不給夏妃,要給資貴妃主持。
資家一方望族,盤踞西北多年,是名副其實的西北王,資貴妃進宮前五年都是無子的,封貴妃也是她進宮十五年的獎賞。
夏家是純臣,萬事都是以皇上的意誌當先,從沒忤逆過的。
夏韜回了家,講了這件事,慶國公夏漢崔立馬就反應過來了,這是在敲打夏妃,也就是敲打夏家了。
慶國公夫人邱芸庭回家來,她才去見過了魏國公的夫人,為了世子的獨女家欣的婚事,家欣今年十三了,旁家這麼大的孩子,早就議親了。夏家欣有點靦腆,不愛見人,是以到了十三,都沒人家來提親。
見到小兒子回來了,邱夫人笑著招呼,“野回家來了?快坐,我叫廚房做雞湯小餛飩給你吃。”
慶國公一直在書房思考,皇上是怎麼個意思,公主回京,夏妃明明是先出來了,怎能被資貴妃拿走風頭,立馬叫小兒子進書房,問:“你實話告訴我,你姐姐是不是生了什麼糊塗心思?”
夏韜還真不知,夏妃的人給大張氏一千兩銀子,他是不知情的。但暗衛在懸崖底下搜撿大張氏和小張氏屍體的時候,在大張氏的懷裡搜出了一千兩的銀票,小張氏也有,也是一千兩。
貧家女子,哪來這麼多錢。
再去查,發現是夏妃指派了夏韜的手下去送的錢,錢是夏妃的私房,這落在聖上的眼裡,卻發現夏韜根本不知道,這就更令人憤怒了。夏韜在驍騎衛都指揮使的位置上待著,竟然被人架空了......
晚間吃飯,慶國公夫人說:“楊家那邊都說好了,等不非去西北戰場轉一圈,回來就求娶家欣。”
慶國公搖頭,夏韜和慶國公夫人都望著他,慶國公一直以為他幾個兒女都很精明強乾,結果出了這麼大的紕漏,夏妃錯失機會,這兩母子竟然一點知覺也沒有,真是溫室裡呆太久了。
“我們和魏國公家從沒議過親,也更沒有私相授受過,明日一早,我進宮跟皇上為三兒求娶長公主殿下。”
“為何?”慶國公夫人和那些京城貴婦一樣,不太看得上李呈錦,先不說她喪母,就說她長在鄉野之間,如何能嫁到她們家來。慶國公夫人不樂意了,她看好的三兒媳是誰都好,不能是這個來路不明的半途出來的公主啊。
“你想讓韜兒尚公主?不行,我不同意。”慶國公夫人不是不想尚公主,而是不想要李呈錦。
慶國公道:“婦人之見,愚不可及。你女兒在宮裡生死未卜,奪後之爭何其凶險,長公主又是先皇後所出,她嫁來夏家,對夏家百利而無一害。人家貴為長公主殿下,哪點配不上你兒子?你這兒子又有什麼出色的,京城想求娶長公主的青年勳貴成百上千,要不是我還有張老臉在,你以為長公主殿下能輪到你兒子?”
慶國公想讓夏韜尚公主,慶國公夫人不願意,同樣沉默不語的還有世子妃。
世子妃其實是不願意李呈錦嫁給老三的,沒彆的原因,她身為世子妃,身份上就壓不過李呈錦去,而且她年紀不輕,也隻有家欣一個女兒,一旦長公主進門,指不定將來連帶著慶國公府的世子都要換人。
一時間,慶國公府人心惶惶。
但後宮熱鬨起來了,資貴妃正式出場,為長公主李呈錦加冠。
資貴妃母親從西北出來了,資家盤踞西北,榆林望族,一家都是將門,在西北練兵,隨時抵擋草原民族的入侵。
李呈錦出席典禮之前,重新被教導了禮儀,資貴妃一日一來,一次坐一個時辰,監督李呈錦的學習成果。
夏生也被幾個老宮女拉走教導禮儀規範去了,例如公主要什麼,下人怎麼做,也幸好夏生就是丫頭出身,大差不差,學得也快。
李呈錦展現了驚人的耐力和天賦,天天早起晚睡,沒哪一天怠惰的,學禮儀的進度喜人。
離正式的大禮還有一個月,內務府的行頭還沒趕製出來,長公主應該用什麼釵,鳳釵,幾尾,什麼材質,都要資貴妃來定。
資貴妃拿了圖樣給李呈錦,問她:“你喜歡哪一樣?”
這是頭一次,有人正兒八經問她的喜好,李呈錦閉眼,好像又不是頭一次,那個人也問過她,他問她:“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