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王妃尤不住嘴,而是繼續打擊道:“這次陛下之所以叫你做冊封使,我想著,恐怕也是想拉拔你一把的意思,都是兄弟,哪能其他人都有正經事
,唯獨落下王爺你一個呢?”
“聖人越發年邁,日後……你可就不是龍子鳳孫了,更何況咱們的孩子呢?”
庸王妃抹眼淚,她的孩子也是正兒八經的皇孫啊。
可一旦太上皇駕崩,自家王爺若再不爭氣,孩子們就真成了普通宗室子弟了,老一輩的宗親如今過得好的有,但過不好的更多,最窮的還要典當棉衣度日。
庸王妃可舍不得自己的兒孫過那樣的日子。
她也不求子孫能夠大富大貴,隻期望丈夫能得用些,至少在陛下跟前掙得一些體麵。
而這次皇帝叫王爺做冊封使,就是一個機會。
珍妃乃民間出身,並無深厚背景,如今在後宮尚且維持體麵,可後宮不可一日無主,總有一日有高門貴女入宮,如今他們早早在背後給予支持,日後珍妃也能更加倚重他們庸王府。
皇長子母族身份再低,日後也少不了一個親王爵。
說不定……
一切都有可能不是麼?
庸王妃沒多大野心,但也不喜歡被人瞧不起。
“你說的是。”
庸王聽了王妃的話,隻好似那當頭棒喝一般,他驟然意識到,父皇已經不年輕了,已經不能夠長長久久地庇護他們了。
一旦皇帝親政成功,他這個當哥哥的,就真要在弟弟手下討飯吃了。
他一抹臉:“你將禮加厚幾分,明日見到珍妃娘娘也多親近些,本王出去有事,今晚上就在前頭歇下了,你不用等本王。”
庸王妃自然連連點頭。
看來她家王爺終於支棱起來了。
這一夜整個京城雖然安靜,安靜之下卻好似有暗流在湧動,不僅庸王在書房睡了一晚上,康王和順王也沒回正院,都輾轉反複了一夜。
次日一早,都掛著同款黑眼圈上了朝。
因著是同父異母親兄弟,三人長得都有些像,於是站在一起就顯得格外滑稽,水琮一上朝,就看見三個哥哥耷拉著眼皮,一副精神不濟的樣子。
水琮:“……”
難不成幾個哥哥昨夜在一塊兒過得夜?
開年大朝會並無什麼大事,西北安定,江南那邊也沒什麼風聲傳回來,大約隻一個時辰就散了朝,大臣們自覺去各部報道上班,庸王他們三
兄弟並幾個老宗室王爺在太極殿外等著。
隻等著等會兒去乾清宮給龍鳳胎過滿月。
水琮人逢喜事精神爽,沒叫他們等很久,很快長安就帶著小太監們過來請各位王爺去了乾清宮。
乾清宮裡,宗室王妃們早早的就在偏殿候著了。
你一句:“宮裡好些年沒辦過滿月宴了,如今開了懷,日後來宮裡的機會可就多了。”
她一句:“說起來我還是頭一回見龍鳳胎呢,陛下與珍妃娘娘當真福澤深厚,這一下子就兒女雙全了,等會兒啊,我一定去拜見珍妃娘娘,求她賞兩件大皇子與大公主穿過的衣裳,回頭送給我那閨女,叫她今年開懷生個大胖小子。”
這話一出,倒是不少人動了心思。
宗室王爺雖多,但膝下嫡子卻不多,大多數都是側室所出的庶子,原本想著皇帝過繼皇子也挺好,可如今有了期盼,又覺得爵位還是留給自己親生的更好了。
年紀大了的老王妃們不動如山,那些年輕些還能生的王妃們已經湊到了一起,打算等會兒去跟珍妃娘娘套套近乎。
安王妃作為長嫂,珍妃還沒來之前,自然擔當起接待工作。
與她一樣想法的還有庸王妃,進了門沒多會兒,就自然而然地當起了主家人。
妯娌倆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看見了了然,隨即又暗暗懊惱,隻覺得這些妯娌都是屬狗的,鼻子怎麼就那麼尖呢?
屋裡的王妃們一個個心思百轉,外麵的老王爺們也迎來了暴擊。
隻因老北靜王上了一道折子,請求皇帝為北靜王一脈過繼一個嗣子。
老北靜王年輕時一直駐守西北,因年少勇猛,殺敵時傷了身子,這些年來也未能留下個子嗣,如今年邁且身子不好,眼看著大限將至,為防北靜王一脈徹底沒了,這才請求皇帝能為北靜王一脈留一個香火。
老北靜王是太上皇的親兄弟,水琮的親叔叔,更是太上皇的擁躉。
當年太上皇上位,老北靜王是出了大力氣的。
如今老哥哥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隻想要個繼承人日後給他們夫妻貢香火,太上皇能拒絕麼?
太上皇當然不可能拒絕。
隻是過繼的人選卻需要好好斟酌,當年安王、庸王之流的普通宗室王爺過繼的都
是皇子,沒道理為太上皇的登基立下赫赫功勞的北靜王卻隻能過繼普通宗室子弟吧。
可如今宮裡能過繼的皇子隻有甄太妃的兩個兒子,以及水琮剛出生的龍鳳胎裡的哥哥。
龍鳳胎是祥瑞,必不可能過繼。
所以……大家夥兒都心知肚明,最終過繼的該是水溶與水涵兄弟兩個的其中一個。
水溶翻了年也才七歲,水涵更是隻有五歲。
甄太妃一心盼著太上皇能夠廢了皇帝轉立水溶,若當真將水溶過繼出去了,甄太妃怕是比死了都難受。
水琮將折子接下了,隻說道:“等滿月禮後,朕去寧壽宮找父皇商議此事,還請老王叔莫要著急,定不會叫老王叔晚年膝下空虛,日後無人繼承香火的。”
老北靜王這才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老臣謝陛下恩典。”
這一番對話,看的在場的其他王爺心頭惶惶。
他們甚至懷疑,這是不是叔侄倆在演雙簧,怎麼早不遞折子,晚不遞折子,非得在龍鳳胎滿月當日遞折子?
王爺們雖不說話,卻開始眉來眼去,各個心裡都有些慌慌的。
原本皇帝年歲小,宮中皇子少,他們不用擔心過繼,況且他們雖無嫡子,卻有庶出,所以心裡也不慌,頂多將庶子記在嫡妻名下,占個嫡出身份,日後也好繼承爵位。
可如今呢?
皇長子已經出生,後麵的小皇子還會少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