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像是一個不請自來的觀眾,饒有興致地打量著正在激烈爭論的蘇秀琴,心中暗忖:這真是小輩離去,長輩接踵而至,好不熱鬨。
宋念遠遠便聽到蘇秀琴那堪比村口大喇叭的嗓音,那激昂的氣勢仿佛在昭告天下,除非宋念當下就低頭認錯,否則便是對趙家凹所有鄉親的大不敬。
宋念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嘲諷,隨即迅速收斂,恢複一貫的溫婉。
她穩步走到桌邊,輕輕放下手中的熱水壺,轉身向趙母綻放出一抹如春風般的微笑:“娘,我煮了一些金銀花茶,這大熱天的,喝這個對身體有益。”
言語間,宋念的聲音如同山泉般清澈悅耳,帶著淡淡的關切。
趙母聞聲,立刻眉開眼笑,眼角的皺紋瞬間被喜悅填滿,如同綻放的菊花:“好嘞,我這就來嘗嘗。”
她一邊回應,一邊起身走向宋念,還不忘朝著蘇秀琴的方向側目一瞥,略帶責備地說道:“我說秀琴,大熱天的,你這樣不顧身體跑來鬨騰,孫大夫不是叮囑過你在家靜養嗎?”
趙母深知,隊裡不少人都對宋念近期未參與勞作之事頗有微詞。
她不願為此事逐一解釋,便借孫大夫的醫囑作為擋箭牌,讓眾人知曉宋念身體虛弱的實情。
宋念體質虧虛的消息,如今已逐漸傳遍整個趙家凹。
朱大嫂此刻正倚靠在鋤頭上,望著眼前的場景,嘴角勾勒出一抹慈祥的笑容,適時插話道:“可不是嘛!宋念前陣子還在地裡累得暈過去了。咱們隊裡也不是鐵石心腸的人,對於這種情況,多少應該有些理解和同情吧。”
朱大嫂記憶猶新,當初自己不慎下巴脫臼,正是宋念出手相助,才得以複位。
她深知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道理,因此對宋念的遭遇尤為關心。
朱大嫂這一提起,周圍的人也紛紛憶起宋念平日裡的勤勞模樣。
雖然她時常掛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