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夜金雀》全本免費閱讀
養傷的日子裡,沐嬿沒有出過崔府大門半步,除每日晨昏定省,幾乎都在玉水院裡,好吃好喝的伺候,人也跟著圓潤不少。
得知她受傷的第二天,張氏和羅氏都上門來探望過,關心慰問之餘還送了禮,無論出於什麼理由,沐嬿都很高興。
長這麼大,她沒交過什麼朋友,但在合溪府,有率真的張氏和穩重的羅氏做朋友,似乎沒那麼孤單了。
大熱天的,她不願出門,便時常請她們兩人到府中做客,有時候繡花,有時候撫琴,有時候鬥草……總能打發時間,玉水院裡也常常傳出一陣陣歡聲笑語。
“我竟不知郡主的琴彈得這般好!”張氏聽過沐嬿撫琴後,滿懷讚許。
沐嬿被人稱讚時,總有點羞澀,螓首低眉垂目,儘顯美人嬌態,“我許久未彈了,指尖似乎已有些生疏。”
“郡主就彆謙虛了,去年中秋擺宴,我聽過長樂坊的琴師彈琴,可沒郡主彈得好。”
長樂坊是合溪府最大的教樂坊,前世沐嬿就是在那裡給崔府招惹了麻煩。
“郡主知道長樂坊麼?”羅氏見她怔愣,問道。
沐嬿回神搖頭,道:“不曾。”
這大半年來,她很少上街,去過幾次桑園的路上匆匆一瞥,依舊氣派恢弘,但沒再踏足。
長樂坊明為教樂坊,實為販賣情報的暗所,彙聚三教九流之輩,互通消息。
“這是我們合溪府最大的教樂坊,出眾的樂師倒也不少,每年都會選一批模樣姣好、技藝高超的樂師進宮,從此就能在宮裡當差,享榮華富貴!”張氏向沐嬿熱情介紹。
沐嬿倒也裝模作樣聽得認真,“那長樂坊的樂師應該都是受到了嚴格的訓練。”
“全城的人都想把自己家的女兒送進去學藝,就算不能一步登天,將來被哪位達官貴人相中了,也能嫁戶好人家。”羅氏如是感歎。
張氏接上:“就是就是,上個月李員外納的九姨娘就是長樂坊出身,原先那九姨娘是農戶女,家境貧寒,家裡賣了好幾頭牛才把女兒送進去,這不,麻雀飛上枝頭,做了李家的九姨太,總算吃穿不愁了。”
說是送去學藝,實際是賣女兒,長樂坊裡乾的勾當不比勾欄院裡好到哪裡去。
張氏口中的李員外是個四十多歲、腦滿腸肥的大財主,良田美妾,享之不儘,也糟蹋了不少良家婦女。
“馬上就要到乞巧節了,長樂坊一年一度的香調大會,我們一起去看熱鬨罷!”
香調大會是長樂坊一年一度的樂器比拚大會,一般在每年的乞巧節大辦,每年這天晚上會在城中的東西大街分彆設彩樓,由長樂坊的樂師守擂,所有人都能參與打擂,贏的一方可獲得一百金。
然而十年裡,每年長樂坊都能守擂成功。
乞巧節是一年中較為重要的節日,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日子,女子便在這日祈求七姐保佑。
對於絲織戶來說,也格外重視這一天,會對七姐設壇祭拜,祈求業績發達。
作為城中絲織業大戶,崔家領頭,是日入夜便要由沐嬿攜剛成婚不久或未婚的女眷對七姐祭拜。合溪的習俗是已婚的婦女不能參加拜七姐,但新婚後的第一個乞巧節可以參加,這是沐嬿嫁進崔家過的第一個乞巧節,又是少主夫人,這主持祭拜的重任也就落到了她的身上。
若要去看長樂坊的熱鬨,也得在祭拜儀式結束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