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三人都沒有說話,戲班老板有些悻悻“或者你們可以去問問吹牛王試試。”
“吹牛王?”楊慎行對戲班老板說的這個人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哦,他是城裡的更夫,時常到處走動,如果有形跡可疑的生人他應該會有印象。”戲班老板回答道。
三人謝過戲班老板,離開了戲台。
“錦瑟,我總算能理解你的意思了。”走在大街上,古小小突然說道。
白錦瑟笑著問“怎麼了?”
“你看,就連剛才那個與此案毫不相關的戲班老板,也在給我們的描述中加入了自己的判斷。”
“是啊,這是人之常情。”白錦瑟回應道,“每個人對事情的看法都不一樣,大家都想讓彆人認可自己的說法,所以總會在描述的時候,刻意突出那些符合自己判斷的證據,而另一些證據,就會不由自主地忽略掉。”
“因此,要想當一個好的捕快,就需要學會在證人的證詞之中抽絲剝繭,找到案發當時最原始的真相。”楊慎行也加入了討論,“而最最關鍵的,還是要儘可能多地找尋證物,因為證物,要比證言更接近事情的真相。”
“看來,想要當一個捕快,也不容易啊。”古小小幽幽地歎了一口氣。
“行啦,彆抱怨啦,咱們想當也沒這個機會呢,現在無非就是三個臨時查案的編外人員。”白錦瑟雙手搭上古小小的肩,推著她往前走,“而且,咱們還隻有三天的時間,如今已經過去半天了,趕緊去找新的線索吧。”
三人此時都沒有想到,戲班老板的建議確實給了她們一個意外的大驚喜。
要找到吹牛王其實並不容易,就像戲班老板所說的,他是城裡的更夫,時常到處走動。
夜深人靜之時,倒是方便找一些,大白天的,建鄴城又那麼大,吹牛王前腳剛走,白錦瑟她們後腳才趕到,如此,便又錯過了。
兜兜轉轉的,到了酉正時分(下午6點),三人才站到了吹牛王麵前。
亮出令牌後,吹牛王仔細看了一眼,然後點頭哈腰地說道“不知三位少俠,找某有何貴乾?”
聽聞此言,白錦瑟又再看了吹牛王一眼。
之前幾次亮出令牌時,對方都稱呼她們為官爺,可見一般的平頭百姓,很少能分得清這臨時捕快和正式捕快的區彆,以為隻要是有令牌的,都是官府中人。
而這吹牛王卻稱呼她們為少俠,想來多多少少還是對這其中的門道有所了解的。
能猜到她們是江湖中人,此刻是協助查案,估計也是平時經常走街串巷,見多識廣的緣故。
楊慎行見白錦瑟多看了吹牛王一眼,猜測吹牛王應該能給他們提供一些新的線索,便決定請吹牛王到附近的酒樓吃晚飯,想借此機會多問出些有用的東西。
四人入座後,店小二遞上了菜單。
楊慎行接過之後交到了古小小手上。
物儘其用,各司其職,古小小的存在,就是為了讓大家吃得舒服的。
點完菜之後,楊慎行又給吹牛王要了一小壇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