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誰說這年頭的售貨員不熱情?(2 / 2)

段成良不是來買東西的,因為他身上什麼本兒也沒帶,想買也買不了,再說了也沒有瓶子和碗兒,買個醋、油或者是黃醬,人家也沒地兒給他盛。

他就是來轉轉,這地兒他來一個多星期了,隻聽說過,還沒轉過呢。

因為快要臨近春節,副食品商場裡顯得物品特彆豐富,可以稱得上是琳琅滿目,喧囂熱鬨,根本不是你印象中的物資凋敝的情況。但是,估計等到明年就差不多,該冷清了。

從副食商場朝西的兩個正門進去,靠牆兩側各一排玻璃櫃台。

左側賣粉腸、蒜腸、小肚、香腸等熟肉製品和豆腐、五香乾、素雞、豆泡、雜拌、還有豆腐等豆製品。

右側賣油鹽醬醋糖等各種調料。

醬油、醋裝在缸裡,油裝在鐵桶裡,售貨員用提子和漏鬥灌進老百姓自帶的瓶子裡。

買芝麻醬、黃醬、甜麵醬,看見排隊的老百姓手裡邊還都帶著碗,售貨員用勺把醬盛在碗裡,不但醬一點兒也沾不到碗邊,而且分量往往也十拿九準。

再往裡邊兒有賣生肉的,有賣菜的,賣水果的,賣乾貨調料的,還有賣水產品的……。

總之,這兒特彆像後來的大型綜合農貿市場。說實話,段成良今天在這副食品商場裡,總算是找到了一點後世的熟悉感覺,體會到一點人間煙火氣。

比較失望的是,這裡水產品竟然不賣活魚,都是凍魚。而且大多數都是海魚。淡水魚,像鯉魚,鰱魚,鯽魚很少。

最讓段成良感到奇怪的是,賣魚的售貨員每來一個人買魚,他都要推銷一下旁邊堆成一堆的帶魚。

可是偏偏每一個買魚的顧客都不要帶魚。可是在段成良看來,那賣的帶魚是相當不錯呀,每一條都在四指寬。應該算得上是優品帶魚了。

他搜索了一下前身的記憶,才明白,原來在這個時代,北京人還真不待見帶魚,大多數人沒聽說過,也沒吃過,也是從前一兩年才開始有帶魚出現在北京城,所以這是一個新鮮的陌生玩意兒,在北京人的眼中上不得台麵。

大多數北京人,對這種看起來長得怪模怪樣的魚沒有啥好感,目前來看接受度很低。

找了個機會,趁著售貨員稍微空閒,段成良問道:“同誌,帶魚怎麼賣的呀?”

沒想到他很普通的一句問話,竟然讓售貨員很激動。“您要買帶魚?”

而且,售貨員沒有給段成良拿帶魚,而是從櫃台裡邊遞給他一張報紙。

他這個舉動把段成良弄得有點發懵。

然後他聽見那售貨員指著報紙對他說:“您看看,前幾天的人民日報才發的消息。介紹了帶魚的很多優點,而且還專門列了四五道菜譜教給咱們市民回家怎麼做帶魚。真的,這帶魚挺好吃的,我照著報紙上的菜譜做了,很好吃。這魚你彆看它長得嚇人,其實刺兒少肉還緊實。回去用醋加蒜一燉,彆提多香了。如果家裡有多餘的麵,你再掛點麵糊,哎呀,好吃的很。”

段成良目瞪口呆的看著滔滔不絕向他大力推銷的售貨員。他不禁在心裡暗想,“誰說這年頭的售貨員不熱情?”

不過,他還真是第一次在這個時代,被人麵對麵的進行推銷呢。在他印象中這個時代都是排著隊搶東西,哪有這樣讓售貨員給你如此熱情洋溢的介紹著推銷東西。

最關鍵的是不用售貨員說,他也知道帶魚該怎麼吃好吃啊?穿越前在小館子裡喝酒,必不可少一盤炸。帶魚段,已經是酒精考驗的下酒菜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