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體的不斷發文,讓很多國家的底層群眾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精神影響。
這種影響是從根裡向外延伸的,且一旦擁有,就很難在接受現在麵對的一切,而現如今處於急速發展中的華夏,自然也受到了極大的牽連,甚至有人開始組織一些隊伍開始高呼一些“反抗”和“向往自由”的言論。
而美國這個“自由之都”,則成為了全球人民都向往的國度。
科學家們,各個領域的頂尖工程師們,以及剛剛大學畢業的人才們,也都開始在心裡厭惡自己的國家與製度,憧憬著將來有一天可以拿到綠卡,離開這個“狐狸吃雞”的地方。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事情。
站在較為貼切的角度上來分析,經營一個國家與經營一個公司並沒有什麼區彆。哪家的公司口碑好,人才多,就會有更多其他公司的人才跳槽到那家公司去,從而讓那家公司發展的更好,研究出更多的新產品,核心競爭力就會越強,從而與其他公司拉開更遠的距離。
對於這一點,華夏方麵終於進行了回應。
第一次,且是側麵的回應。
發言人是丕卿。
“歐美人和華夏人究竟有什麼不一樣呢?”
電視機熒幕內,巨大的會議廳中,丕卿坐在椅子上,麵前放著麥克風和一個茶杯,依舊是雲淡風輕,麵容和藹。
他還是那般穩重和波瀾不驚,似乎在跟人聊著家常。
“西方人走在路上的表情是什麼樣的?”
丕卿想了想,開口道:“自信,樂觀,快樂。”
“在馬路上看到我們華夏人,不管是坐車的還是開車,騎自行車的或者是在馬路上行走的,他們的表情是什麼樣的?”
“茫然,焦慮,疲憊。”
停頓。
長達三秒鐘的停頓後:“在這裡我想說明一個問題,不是說我們華夏人有沒有錢,就我們的這種狀態,並不能稱之為生活狀態,而是叫生存狀態。”
“前些日子我到美國去考察學習,在某個院子裡看到了一個小夥子,手裡拿著一杯啤酒,兩塊奶酪還有一塊麵包坐在外麵的椅子上,在一棵梧桐樹下麵一坐就是一天。從我早上進去開會,一直到傍晚離開的時候,他還在那裡,儘管無所事事,但他看起來很快樂。”
“我實在有些看不下去了,於是我上前去跟他交流,就問他。”
丕卿坐的端正,繼續娓娓道來:“我說,小夥子我看你在這裡坐了一整天,是遇到了什麼事情嗎?”
“他回答我說,並沒有,他隻是在這裡思考一些重大的問題。”
“我不解,追問他在思考什麼問題?”
丕卿微笑著:“他說,我在思考人為什麼要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要到哪裡去。這時我發現,原來這種問題對於人家來說才是重大問題。”
“有吃有喝,保險與各種福利都非常好,所以他有時間去思考這些東西。而我們華夏人要是在某個地方坐一天,你會不會覺得他腦子有問題?”
此言一出,台下出現了些許哄笑,但是極短的時間內就戛然而止。
所有人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