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登仙(1 / 2)

第338章?登仙

明省的邊界上,一支一萬多人的軍隊在平原上列隊。

這支軍隊大約有三千多名騎軍,七千多名步卒。

人人身穿銀甲,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好似一顆顆閃爍的星辰。

騎軍持長槍,腰胯戰刀,馬背上還掛著十幾隻短矛。

步卒則人人手持一把一人多高的沉重陌刀!

哪怕隻是一名最普通的步卒,也氣焰灼人,充滿了力量感。

這一萬多名戰士,每一個都是武者,這是一支完全由武者組成的軍隊!

天底下隻有大藍朝的禦營軍才能完全由武者組成。

一座府城最多有兩百多名禦營軍,一座省城則是五百多名。

所以一個行省滿打滿算也湊不出兩千名禦營軍。

而這裡超過了一萬名!

駐守在各府城,省城的禦營軍就叫禦營軍,沒有單獨的旗號。

但這支軍隊有,他們打出的旗幟上寫著一個‘白’字,字體周圍繡有烈焰。

這是大藍朝四支最強的軍隊之一,白焰軍!

白焰軍駐守在東邊的草原上,被草原王庭視作‘白色惡魔’,所有草原人都談之色變。

這樣一支軍隊已經多年不曾離開過駐守地,卻在此時出現在了明省。

在清虛真君身亡後的第三天,白焰軍就從草原動身,抵達明省邊境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一百名禦營軍就能匹敵武道大師,一千名禦營軍可以圍殺大宗師。

一萬名禦營軍,就算是武聖都沒法正麵匹敵!

武聖或許可以遊走,撤退,但如果正麵和一萬名禦營軍展開對殺,死戰不退。

那最終死的會是武聖。

這是曆史上曾經真實發生過的戰例!

所以當白焰軍出動,意味著哪怕有武聖坐鎮的頂尖宗門也擋不住這支軍隊的殺戮!

而明省隻有一個勢力值得白焰軍動手。

雲海坪上,香煙繚繞,四周是翻湧的雲海。

道袍長裾的道士們在廣場上排列得如同一尊尊雕塑,站在特定的點位上,人人麵容肅穆,口中念念有詞,聲如幽穀回音,悠揚而深遠。

空氣中彌漫著檀香的幽香,與鬆枝燃燒的煙味相交織。

在廣場的正中央,也是整座法陣的正中央搭建了一座巨大的祭壇。

太禹和雲恕並肩而立,站在這祭壇下。

聞道鐘響過九次,代表祭天大典正式開始。

大羅宗所有弟子全都集中在了雲海坪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站位,無論是否修行術法,此時都在誦念口訣。

這口訣是道家祭天的經文——《太上感應篇》。

這是道家弟子入門必修的功課,所以哪怕是修行武道的弟子也能順暢地將其誦念出來。

隨著上千人齊聲誦念同一篇經文,術士的虛念,武者的心意力量,兩種截然不同的精神力量都被調動起來,然後逐漸趨於同頻,最終融合在了一起!…。。

一股莊嚴而宏大,肅穆而神聖的力量油然而生!

李飛等人站在雲海坪的邊緣,作為觀禮的嘉賓。

和他們同站一列的還有上清宗,羽化門的人。

仔細感知著廣場上誕生的那股氣息,李飛若有所思。

最近這一個月以來,他一直在鑽研林天一的那本筆記,對法武合一有了很多新的認知,也掌握了幾種新的技巧。

此刻看著上千名大羅宗弟子通過事先布置好的儀軌,共同誦念同一篇經文,竟然也能做到‘法武合一’,不禁讓李飛有一種看到了新天地的感覺。

“禦營軍的軍陣和煞氣就是法武合一的力量,而禦營軍使用的煞器,一開始就來源於道家。所以其實道家才是這個世上最先開始研究法武合一,並且有所成果的勢力?”

李飛暗中想道。

隻是道家最終也沒能將這條道路貫徹到底,一直等到幾百年後,才由那個名叫林天一的人通過此路登上絕頂。

李飛突然心有所感,閉上雙眼,心神隨著《太上感應篇》的經文而動。

最近這一個月關於‘法武雙修’的積累,在此刻突然被引爆,進入一種頓悟的狀態!

漸漸的,李飛有一種靈魂出竅的錯覺,自己好似遨遊於雲海之間。

忽而在左,忽而在右,不斷向上,穿過層層雲海,直達九霄!

恍惚間,李飛好似看到了一座座仙宮,如同一幅絢麗的畫卷,在雲端緩緩展開:

仙氣繚繞,玉樹瓊花、琉璃閃耀、仙鶴飛翔.

有仙子撫琴弄簫,吟詩作畫。

亦有仙人在雲端切磋,劍氣縱橫,術法絢爛。

李飛好似看到了道家傳說中的三十三重仙境,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宛如天地之梯,通向無儘的天際。

這裡是每一位修道者的終極追求,登天成仙,長生久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