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呂布的嘴角狂扯,笑容綻放道“這後世人也知咱這第一武將的實力,隻是這曹操老兒,竟然覺得趙子龍比我還勇猛,真是坐井觀天!”
陳宮笑道“將軍之勇,豈是外人能懂。”
江東。
孫權皺眉道“公瑾,從天幕上的畫麵來看,好像有些不妙,大多畫麵和聲音都是劉備和曹操身邊的人。”
江東倒是也有屢屢出鏡者,那就是周瑜。
不過看樣子,好像並不是什麼好事。
比如既生瑜何生亮!
周瑜卻是不在乎【既生瑜何生亮】。
而是對【荊州之役後,我已完全能料出諸葛亮所有心思,我必取下荊州。我必勝諸葛亮。】這一句話,頗為滿意。
周瑜笑道“無妨,這天下也就諸葛亮能讓我多看一眼,其他人不值一提!”
【在講三國這一段曆史前,在下認為需要盤點一下十大武將,具體排名在後世的華夏很有爭議,故此這裡的排名不分前後。】
【第十名太史慈。】
【失誌全忠孝,東萊太史慈,勇冠三軍將。】
【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
【太史慈為孫氏大將東吳第一猛將,助其掃蕩江東。】
【孫策曾問周瑜“曲阿城中有一勇猛小將,複姓太史名慈,比我如何?”】
【周瑜當著小霸王孫策的麵笑道“其勇猛與兄長不相上下。”】
【在孫策和太史慈戰鬥過後,說了這麼一句話“我得字義大事成矣!”】
【太史慈雄心壯誌,戰死前仍然喊道“馳騁疆場,快意恩仇,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長劍,立不世之功!”】
【對於太史慈的評價也都很高!】
【太史慈信義篤烈,有古人之風。】
【三國當漢、魏之際,英雄虎爭,一時豪傑誌義之士,礌礌落落,皆非後人所能冀,然太史慈者尤為可稱。】
後世實時彈幕——
“太史慈能排第十嗎?我覺得差點意思,他唯一的戰績,也不過是和孫策打了個平手而已。”
“東吳第一猛將,給你開玩笑呢!排第十怎麼了?”
“感覺江東小霸王孫策更猛一些!”
“我覺得周瑜也不差。”
“太史慈是東吳股東,帶資進組,最主要還有實力。”
“太史慈跟呂布是正史唯一被認為是神射的人!”
大秦。
嬴政念念有詞道“失誌全忠孝,東萊太史慈,勇冠三軍將。不知他和白起相比如何?”
扶蘇有些篤定道“倘若後世人綜合各個朝代的武將前十名,應該有白起將軍一個位置。”
漢朝。
劉邦輕聲道“這太史慈不知和韓信相比,孰強孰弱?”
呂雉想了一下,回答道“論打仗方麵,想來曆朝曆代無人能出韓信左右,可是武力方麵,韓信就差了一些。”
唐朝。
李世民評價道“東漢末年的三國,武將出類拔萃,一個個都是擁有大誌者。”
“朕的大唐武將也不差,秦瓊,程咬金,尉遲恭……”
“這些將軍,武力和統兵能力絲毫不落人後。”
魏征附和道“這些將軍不願和前人相比,但若是真要相比,自是不懼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