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之初,因北方諸將多朱棣舊部,降朱棣從戰者甚多。】
【朱棣軍先後下通州、薊州、懷柔等城。】
【八月,朱允炆以太祖舊將耿炳文為大將軍,率師三十萬伐朱棣。先鋒抵雄縣,為朱棣所襲,九千人全部戰死。複戰於真定又大敗。】
【朱允炆遂以李景隆代耿炳文,調兵五十萬伐燕,築壘九門,圍攻北平。】
【十月,朱棣親自率精騎襲大寧,執寧王朱權及其妃妾世子,得其部朵顏三衛騎兵,兵力驟增。】
【李景隆乘虛攻北平,以五十萬大軍圍困北平城,而這個時候,朱棣和主力均不在城中。】
【城中僅有世子朱高熾和萬餘兵力。】
【50萬對1萬,李景隆卻久久無法破城。】
【這裡就要提一下,被建文帝朱允炆施以重任的李景隆了,李景隆除了性格上的種種缺陷,最大的弱點就是沒有參與過實戰。】
【建文帝朱允炆敢把五十萬大軍,交給沒有經曆過殘酷戰爭的李景隆帶領,這顯然是一次重大決策失誤。】
【正在去增援永平的朱棣,在得知攻打北平的主將是李景隆後。】
【朱棣敢情是李景隆這個廢物啊?那沒事了,咱們趕緊去忙正事,增援永平比較要緊。】
【這一場的攻防北平戰,世子朱高熾是越打越勇,後期更是借著夜色主動出城突襲,給李景隆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燕王師自大寧返回後,於鄭灞大破李景隆軍。朱允炆被迫罷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寺卿黃子澄職,以緩燕師。】
【建文二年四月,雙方又戰於白溝河,李景隆再次戰敗,燕師乘勝圍攻濟南。山東參政鐵鉉固守濟南,以逸待勞,燕師久攻不下,敗還。】
後世實時彈幕——
“李景隆的敗仗打的太詭異了!”
“明著演,滅永樂李景隆功高蓋主,那他基本麵臨滿門抄斬不遠了,幫永樂帝那他有汙點,永樂帝也能看出來李景隆在幫他,所以李景隆一家富貴到明末。”
“建文基本把能得罪的人都得罪了,傻子才給他出力。”
“當時削藩和重文輕武,把宗室和勳貴武將集團基本上都得罪光了,李景隆和勳貴武將集團怎麼可能會選擇幫朱允炆。”
“這麼說吧,朱元璋對明朝二代裡,最器重的就是李景隆,多次誇獎,並且讓李景隆有很多機會參與軍務。
朱元璋一輩子沒看錯過人,又怎麼會看錯李景隆的能力,李景隆能成為年輕一輩第一人,是因為朱元璋對他的評價和態度。”
秦朝。
嬴政連連搖頭道“看了後世的華夏評論,寡人更是對得民心得天下,有了深刻的認識。”
扶蘇遲疑道“50萬大軍攻不下1萬守兵的城,確實奇怪,看起來後世華夏人認為是李景隆故意如此。”
西漢。
劉邦說道“無論如何,這建文帝朱允炆是用人不當,要不然也不會發生這種事情。”
呂雉點頭道“李景隆率五十萬大軍吃了敗仗,然而明朝的燕王遇到其他人,卻敗回,這未免也太巧合了點。”
唐朝。
李世民沉聲道“李景隆一開始應該沒有想太多,而是在率五十萬大軍攻城不下,見對方越戰越勇,才有的彆的想法。”
魏征附和道“陛下說的這種可能性最大。”
明朝。
朱標漲紅著一張臉,半天不知道該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