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朱祁鎮在正統年間,發動了三次大規模北伐戰爭,均是以大勝而歸。】
【英宗欲重啟再下西洋,但因忠義前衛吏張昭反倒作罷。】
【麓川之役,明朝經過連年征戰,仍未徹底平息叛亂,最終以盟約形式結束。】
【史學家稱這次戰役為“輕病重遼,舉措大謬。】
【正統十四年(1449年)二月,瓦剌首領派遣兩千人馬向明政府邀賞,由於王振不肯滿足他們要求,同年七月,瓦剌大舉攻明。】
【瓦剌部首領親自率領人馬攻打明朝邊境大同,又分兵騷擾遼東、宣府、甘肅。】
【在宦官王振的極力慫恿下,年輕氣盛的明英宗朱祁鎮禦駕親征,攻打瓦剌,七月十六日,朱祁鎮帶領文武官員、將士共五十餘萬人從北平出發,親征瓦剌。】
【雖然起陣前很多大臣都對此次進攻持反對意見,認為皇帝此舉太過冒險,然而,朱祁鎮心意已決。】
【無論是誰來勸說,都不能讓他打消親征的念頭。】
【在行軍途中,朱祁鎮多次收到朝臣的奏章,懇請他班師回朝,朱祁鎮都不予理會。】
【朱祁鎮瓦剌小醜,等我大明朝出兵,他們才知道,什麼叫王者之師,雷霆之怒!】
【朱祁鎮如果我是唐太宗,藩邦不服,該打不該打?】
【大臣自是該打。】
【朱祁鎮那唐太宗出兵的時候,想過自己會輸嗎?】
【大臣自然沒有。】
【朱祁鎮唐太宗年輕的時候就身經百戰,朕沒有打過仗,就不能禦駕親征是吧?】
【朱祁鎮不破瓦剌,朕恥於坐此皇位。】
唐朝。
李世民輕笑出聲道“這明英宗朱祁鎮,竟然把他比作朕,看來後世也是認可朕的功績。”
魏征笑道“理應這樣。”
帝王空間。
明英宗朱祁鎮從金門中走出,心中忐忑看向在座的朱家列祖列宗。
“你個逆子!寵信弄權宦官,你母親是怎麼教的你?你是乾什麼的?”朱瞻基怒斥道。
朱高熾和朱棣也是眼神不善。
麓川之役,竟然最後弄了個盟約結束。
要不是怕被曆朝曆代給看了去,他們一定高低來兩句,表達自己對這個後世子孫的不滿。
坐在上座的朱元璋道“五十萬大軍征伐瓦剌,這場戰爭有懸念嗎?”
“之前看後世華夏人說。”
“在洪武年間就已經一邊倒了,在永樂年間敵人聞風喪膽,在宣德年間根本輸不了。”
見朱祁鎮低著頭一言不語,朱棣也沒有多想,而是跟著繼續分析道“如果沒有錯的話,這一戰,一定打的瓦剌抱頭鼠竄。”
朱高熾笑道“這是自然,五十萬大軍,想來瓦剌能嚇破膽。”
朱瞻基冷哼一聲,指著朱祁鎮沉聲道“怎麼不吭聲了?你就是功績再高!在這裡的人都是朱家列祖列宗,你就這態度?”
“……”朱祁鎮麵上無表情,但是心中想死的心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