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會試落第後,決定放棄科考。】
【嘉靖三十二年,海瑞被任命為福建南平縣教諭。】
【嘉靖三十七年,五月,海瑞升任淳安知縣,上任後,海瑞清查六房積弊。】
【革除一切陋習。】
【清查時,海瑞發現富商買山開墾成田。】
【賬冊沒有記錄,不用交稅。】
【窮人沒有一粒的收獲,卻憑空出現數十畝的稅差要繳。】
【為了清除田籍上的積弊,海瑞重新清丈了土地,計算了賦役的負擔。】
【在淳安,海瑞穿著布袍子吃糙米,讓老仆種蔬菜自給。】
【母親壽辰也隻買了二斤肉慶祝。】
【日常收入除奉薪外,絲毫不侵,也不許下屬侵占民財。】
後世實時彈幕——
“冷知識當時大明的物價上漲。
海瑞的奉薪是無法養活一家子的,所以才在院中種蔬菜。
隻有逢年才能吃上肉。
而他母親壽辰,他買了兩斤肉。
最離譜的是這是記錄在正史的。”
“為官清廉,為國為民海青天。”
“海瑞也是個狠人,都說清官鬥不過貪官,而海瑞不隻是剛正清廉,還善終了!”
“回複樓上海瑞何止是敢鬥貪官豪紳,就是嘉靖也鬥得。”
“海瑞是玩規則的玩家。”
“回複樓上他也是相當有政治智慧的。”
“回複樓上太小看海瑞了,高端玩家。”
“回複樓上以規矩辦事的人就是神,此話不虛。”
明朝。
嘉靖點頭道“這海瑞看來確實是個清官,是個為國為民辦事的臣子,好,好啊。”
“大明就需要這樣的人。”
“要是滿朝文武都是這樣的臣子,大明又怎能不興盛!”
【嘉靖四十年,海瑞原定升任嘉興府通判,但遭到嚴黨作梗。】
【最後海瑞被降職任興國州判官。】
【時任禮部侍郎的朱衡,他很敬佩海瑞的為人,於是向上推薦。】
【嘉靖四十一年,十二月,海瑞任命為興國知縣。】
【任職期間,為了整理田籍,均平賦稅。】
【海瑞組織全縣清丈工作,並寫了《興國八議》,經由巡撫批準後,執行。】
【嘉靖四十三年,海瑞入京覲見後。】
【被調任為戶部雲南司主事。】
【當時嘉靖帝朱厚熜在位已久,不理朝政,深居西苑。】
【專心致意齋戒。】
【督撫大吏爭相呈獻吉祥符瑞,禮官動輒上表祝賀。】
【朝廷大臣自楊最、楊爵被治罪以後。】
【沒有敢講當時政務。】
【當時嘉靖帝移居萬壽宮,由於百官嚴重缺乏賀表,結果惹怒了嘉靖帝。】
【為了迫使百官上賀表,嘉靖帝再次發出一封上諭。】
【同時裕王跑去探望百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眾人落下了“悔恨”的淚水。】
【一致表明,一定要上賀表。】
【而海瑞出於憂國憂民之心,向嘉靖帝上奏《治安疏》。】
【在奏疏中,海瑞將嘉靖帝和漢文帝劉恒做了對比。】
【批評嘉靖大肆奢華,不理朝政。】
【三綱(君臣、父子、夫婦)都達不到要求。】
【奉勸嘉靖不要迷信修道,並抨擊了嘉靖用人惟順的作風。】
【同時提出了不少建議,希望嘉靖能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