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現代社會知道發財的理論的人太多了,能做到的有幾個。”
“回複樓上說的太對了。”
“龍場悟道,便是在整個曆史看下來也是足夠震撼的。”
“都在說龍場悟道的,也沒幾個稍微解釋一下的(狗頭),我還是不明白。”
“回複樓上龍場悟道後,要麼不言。
言出法隨。
凡是他說的,必然能實行。
知行合一,是一種絕對的理性。”
“回複樓上就這麼跟你們說,王陽明的心學就是突破枷鎖。
對四書五經等曆代聖人的注釋產生質疑。
讓後世的人們,可以有自己的思想。”
“不行了,龍場悟道太離譜了,他是不是開了?”
春秋時期。
孔子倒吸一口涼氣道“心即是理。”
“這種對道的理解,倒是極為新穎。”
顏回詫異道“沒想到後世賢人能說出心即是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道理。”
秦朝。
“天地萬物皆有生滅,唯本心不生不滅。”
始皇嬴政搖頭道“能被稱為聖人者,果然
不簡單。”
“就光說陽明心學。”
“明明是一個意思,卻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理解和想法,太不可思議了。”
公子扶蘇道“我心即是道,心學之說名不虛傳啊。”
宋朝。
朱熹徹底被驚住了。
王陽明提出的心學觀點,給他的衝擊非常的大。
心學的宗旨在於“知行合一,致良知,人欲即是天理”。
其創良知之說,開心學之河。
朱熹自認無法做到。
【伴隨著陽明學說的漸次傳播。】
【貴陽提學副使席元山。】
【兩度拜訪王陽明。】
【這也是王陽明首次講授“知行合一”思想。】
【明武宗正德十年,冬。】
【王陽明謫官期滿,升任知縣。】
【次年四月,楊一清、張永聯名揭發劉瑾謀反篡位。】
【劉瑾翌日伏法。】
【十月,王陽明奉旨回朝,出任南京刑部清吏司主事。】
【隨後朝覲入京。】
【從正德七年到正德九年,王陽明多次升官。】
【弟子門人大增。】
【明武宗正德十一年,王陽明赴任之前,南中地帶已是盜亂四起。】
【南贛巡撫連換了幾任,均不能止兵息戈。】
【山賊聚結守險,搶劫商人,對抗官府,規模越鬨越大。】
【南安府屢次破城,官員被殺,百姓受害。】
【局勢常常處於失控狀態。】
【王陽明上任後,施行了一係列手段,很快掌握了平亂的主動權。】
【短短一年三個月,王陽明便將為患數十年的盜亂鏟除殆儘。】
【明武宗正德十四年。】
【王陽明平定寧王叛亂。】
【嘉靖元年,正月。】
【王陽明上疏辭爵,沒能得到批準。】
【同年七月王陽明再次上疏辭爵位,依然未能批準。】
【此後數年,王陽明長期居住在浙江,不問政事。】
【本著吾心光明的追求,晚年即是重病纏身,仍堅持遠赴兩廣平亂。】
【最終卻再也未能返回家鄉。】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
【王陽明在歸鄉途中,病故。】
【留下遺言此心光明,亦複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