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有“花石綱”的船隊所到之處。】
【沿途的地方百姓要供錢穀和勞作。】
【負責花石綱的官員,為了逢迎聖上,凡是有花草樹木可供玩賞,都以各種方法取走。】
【鬨的百姓是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隻要是表現不願,立馬給你打入大牢。】
【要是碰到個貪官汙吏,那對於老百姓更是一場災難。】
【尤其是當時蘇杭應奉局的官員勾結地方官員,大發橫財。】
【打著為皇帝搜尋花石綱的幌子。】
【兩頭吃。】
【可想而知,當時的宋廷從皇帝到官員有多**。】
後世實時彈幕——
“押運奇花異石的船隊,每十船為一綱,名為花石綱。”
“勞民傷財!”
“端王輕挑,不可臨天下。”
“這麼說吧,花石綱在古代沒有一個朝代玩得起。”
“運一次花石綱,就大規模勞民傷財。”
“就是因為花石綱,才有的兩次農民起義。”
“花石綱=敗國石。”
宋朝。
“胡說!”
宋徽宗趙佶反駁道“朕隻不過是喜歡一些石頭罷了。”
“能花費多少銀兩?”
“大宋有的是錢!最不缺的也是錢。”
“而且這和女真打來有什麼關係?”
蔡京心中忐忑無比,大氣都不敢出。
生怕被宋徽宗趙佶怪罪。
好在宋徽宗並沒有注意他。
帝王空間。
大宋一朝的皇帝無論是坐著的,還是跪著的,每個人手上都多出了一根打帝棍。
原來之前沒有打帝棍,是條件不允許。
這下好了。
宋徽宗趙佶的荒唐奢侈無度,殘害百姓,讓宋朝的皇帝們氣憤不已。
全部都獲得了打帝棍。
【在金兵打來了,宋徽宗趙佶知道錯了,暫停了花石綱。】
【早你乾嘛去了?】
【趙佶為了平民怨,讓各地組織抵抗金兵腳步。】
【不得已還發布罪己詔。】
【大概的意思就是趙佶承認了在位二十餘年的過失。】
【朕知道你們有怨氣。】
【朕知道了,也悔過了。】
【之後還會廢除一些苛刻的政策。】
【朕已經做出了表示,希望天下有誌之士也做出表率,為大宋拋頭顱灑熱血。】
【趙佶是真的怕了。】
【為了避免被金軍兵臨城下。】
【趙佶第一個想的是把防守汴京的大任交付給太子趙桓。】
【他則去往安全的江南地帶暫避。】
【不過為了麵子,加上有不少臣子的反對。】
【認為宋徽宗為皇帝,要是跑了,會影響前線的士氣。】
【宋徽宗趙佶又想了一個法子,那就是將皇位傳給太子趙桓。】
【這麼一來,就算跑了。】
【這些臣子想來也沒有說法了。】
【趙佶於是稱病禪讓皇位給太子趙桓。】
【趙桓當上皇帝後,改元靖康。】
【史稱欽宗。】
【趙佶當上太上皇後後,恰巧金兵渡過黃河。】
【於是他倉促南逃避敵。】
【在金人兵臨開封城下時。】
【趙桓重用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