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撼山易,撼嶽家軍難(2 / 2)

紹興四年。

宋高宗趙構見嶽飛打了勝仗,開心不已。

然而,趙構在看到後世人的評論後,又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朕真的沒有想到,嶽飛將軍被後世華夏人這麼推崇。”

“難不成嶽飛後麵要造反?所以朕殺了他。”

“可是後世華夏人說嶽飛愚忠。”

秦檜說道“一定是嶽飛有擁兵自重的表現,隻是最後被陛下掐死在了搖籃。”

【金人扶持偽齊的軍隊,被嶽飛帶領的嶽家軍打敗。】

【自是不甘。】

【偽齊皇帝劉豫想來想去,向金請求援兵。】

【金國同意了,這一次的聯合南下。】

【韓世忠守的淮東地區,首當其衝。】

【不過很快來勢洶洶的金軍,就被韓世忠設伏打敗在大儀鎮。】

【金人打了敗仗後,依然不死心,轉換了一個方向進攻淮西。】

【淮西的南宋軍隊頑強抵抗不說,天氣也不作美,雨雪的天氣暴虐數日,再加上後勤被騷擾。】

【後方的金太宗又病危,金軍被迫撤退。】

【之後的偽齊皇帝,又聯合金國南下。】

【再次被韓世忠等將領擊敗。】

【偽齊走向衰落。】

【宋高宗趙構見南宋局勢大好,於是派人再次前往金國議和。】

【金人提出了種種苛刻的議和條件。】

【而趙構全部答應了下來。】

【議和的條件分彆是南宋

要向金朝稱臣。】

【並且以南宋繳納歲幣的條件換取了廢除劉豫。】

後世實時彈幕——

“宋朝絕招繳納歲幣。”

“議和是打出來的,而不是完顏構無底線乞來的。”

“又是打勝了,給歲幣,這次還稱臣。”

“南宋的投降派極其愚蠢!”

“沒有北伐的法理依據和群眾基礎啊。”

“回複樓上戰爭誰拳頭硬誰就是法理依據。

如果有韓世忠和嶽飛嶽家軍這種軍隊,都是沒有群眾基礎。

那什麼是群眾基礎?”

“從南宋開始一直到明初,老百姓就沒過好日子。”

“回複樓上這個要看怎麼定義老百姓這個概念。

如果你要說的是江南的士大夫,他們一直過的挺好。

士大夫就是能不打仗,就行。

隻要不戰亂,哪怕投降他們都能享福。

主和派的頭子趙構,其實也是士大夫的小心思。

這也是為什麼能成就南宋初期投降派的盛世。”

“宋朝皇帝大多也都是士大夫的思想,所以才成就了弱宋的好名聲!”

【宋金的議和並不是一帆風順。】

【關於議和的條件,南宋朝廷中反對的聲音很強烈。】

【但趙構力排主戰派的主張,全力和議。】

【美名其曰,這些反對的聲音,大多都是打著愛國之名為幌子的自詡清高之士。】

【為了促成與金議和。】

【趙構還一連任免了主戰派眾多大臣。】

【把朝中的大權交給了他眼中議和功臣的秦檜。】

【然而議和如果一方不願意,隻不過是一頁廢紙罷了。】

【金國狼子野心,不可能留著南宋這塊肥肉。】

【在和議不久後,金國再次兵分三路南下攻宋。】

【而這一次的南下,金人可謂是精銳全出,意在徹底滅了南宋的政權。】

【嶽飛率領的嶽家軍主動出擊。】

【曆史上有名的戰役“郾城之戰”誕生,嶽家軍以步勝騎大破金國鐵浮屠。】

【打下赫赫威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