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勝者為王敗者寇。】
【同樣的曹操也是謀篡漢,為什麼後世對曹操並沒有多少貶低。】
【而對司馬懿貶低的非常多。】
【首先是曹操所在東漢末年,是奸臣當道,民不聊生。】
【曹操算是應運而生。】
【而且曹操的墓碑上的刻的是,漢故征西將軍曹侯。】
【這和司馬懿的不太一樣,司馬懿終其一生不過是在為司馬家謀福利罷了。】
【兩者根本沒法比較。】
【還有就是司馬懿背信忘義。】
【指著洛河發誓,卻轉頭誅殺曹爽三族。】
【這些都是奸人行為。】
【司馬懿自然是無法有好名聲。】
【然後就是家族方麵。】
【首先曹丕還裝模作樣演了一出戲,讓漢皇帝禪讓。】
【而司馬炎直接殺了皇帝。】
【再加上司馬家的後人,建立了晉朝。】
【然而卻沒有實力守住。】
【讓天下再次陷入大亂,還引發了五胡亂華。】
【故此司馬家的名聲是非常不好的。】
後世實時彈幕——
“曹髦用天子血詛咒了司馬懿一族!”
“曹髦之死一天子之血,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曹家果然還是有血性的。”
“司馬家就是僥幸,但凡曹爽硬一點都沒事了。”
“篡位的人多了,但是司馬家遭人鄙視是有原因的。”
“八王之亂,司馬家有罪。”
“一個五胡亂華就足以讓司馬家族遺臭萬年。”
“37年的西晉王朝,還沒38年二世而亡的大隋王朝長,至於功過更是沒法跟隋朝比。”
“八王之亂內耗嚴重,導致五胡亂華。”
“司馬家統一後太廢了。”
“相比其他朝代,晉朝確實沒做啥積極的貢獻,隻是完成了短暫的統一。”
“對於文壇來說,魏晉的名仕風骨,還是有很多追捧者的。”
“回複樓上我就是晉粉!張晉真功夫,在《葉問》中……對不起,走錯片場了。”
“回複樓上我是晉粉,不過是春秋晉國的粉絲。”
“我也是晉粉,因為我是三晉大地粉,呃,不好意思,走錯了片場了。”
“司馬懿到司馬炎都還是可以的,但之後的司馬家確實不行。”
“有也是粉魏晉名仕風骨,或者粉東晉南朝名仕風流的,司馬家實在是提不起來。”
“在晉朝後當大臣,你想整死對手,就給皇上奏折。
說他像司馬懿。
皇帝看了後會跳起來把這個大臣滅門。”
秦朝。
始皇嬴政說道“如此一看司馬懿確實有謀略。”
“但是為人方麵,也確實有不足之處。”
“這樣不忠之人。”
“就該遺臭萬年。”
公子扶蘇點頭道“這樣的小人,自然是會被天下人所不恥。”
西漢。
劉邦冷笑道“魏謀篡了漢,被司馬家族謀奪。”
“活該!”
“這就是報應!”
魏國。
得了大權的司馬懿愣住了。
司馬家的兒孫竟然如此的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