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就曾經說過,等司馬攸長大,會把位子傳給他。】
【其實司馬攸和司馬炎都是司馬昭的親兒子。】
【隻是在名義上,司馬攸是過繼給司馬師。】
【也就是說,司馬昭要是傳位給司馬攸的話,兩人關係上是叔侄。】
【至少稱呼上是。】
【於是司馬昭在坐穩了位子後,還是把位子傳給了“親生兒子”司馬炎。】
【理由就是立嫡立長。】
【所以在到了司馬炎,立嫡長子隻能是司馬衷。】
【要是立賢的話,司馬攸當之無愧。】
【最終司馬炎還是選擇了自己的蠢兒子司馬衷。】
【並且還對宗室分封製,希望到時候能多幫襯一下司馬衷。】
【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談過此事,說司馬炎在立子嗣間猶豫不定,最終導致了不好的結果。】
後世實時彈幕——
“忠孝仁義禮智信司馬家是一樣不占。”
“司馬炎殺了嫡長子司馬衷,在立次子不就解決了嗎?”
“回複樓上司馬衷的兒子天資聰慧,被司馬炎看上了,還有這個原因。”
“回複樓上這點就很好解釋了,兒子不行孫子可以。”
“曆史上最被看不起的朝代也就是晉朝了。”
“司馬炎還是差了點,我覺得要是司馬懿,一定會立司馬攸,或者其他子嗣,絕對不可能立一個傻子當皇帝。”
“還有個原因是司馬衷雖然傻,但他兒子挺聰明的。”
“大臣們給司馬炎暗示司馬衷,高情商聖智如初。”
“司馬攸確實聰明,這要是傳給他沒那麼多屁事了。”
“一個字,自私心。”
“直接把司馬衷嘎了不就行了。”
“但是司馬攸早在司馬炎去世七年前就去世了啊。”
“回複樓上司馬炎害怕司馬攸影響太大,讓生病中的司馬攸啟程回封地。
司馬攸在回去的途中病死。
這並不妨礙上麵說的,司馬炎還是不想把皇位給司馬攸。
說到底,是司馬炎看好孫子。”
“司馬師被追封了皇帝,所以司馬攸確實有合法繼承權。”
“司馬攸36歲就掛了,不存在搶皇位的事情。
倒是搶太子還是有可能。”
“說好的司馬家已孝治天下,我怎麼沒看到。”
“司馬懿把他家的智商用完了。”
“都是司馬家,分的這麼清乾嘛,這下好了,直接換家了。”
“有點牽強啊。”
“回複樓上其實也沒有錯。
要搞清楚時間線。
在司馬炎剛當上皇帝的時候,在選儲君方麵確實沒有選擇司馬攸。
而是選了司馬衷。
最後司馬炎也確實沒有想要傳位給司馬攸。
在一眾大臣讓司馬攸留京。
司馬炎卻怕司馬攸影響過大,一定要讓司馬攸離開。
導致司馬攸病死途中。”
唐朝。
李世民說道“要不是晉武帝司馬炎,非要立司馬衷。”
“西晉想來也不會這麼快陷入混亂。”
“說到底,還是司馬炎有了私心。”
“要不然不會造成這樣的局麵。”
帝王空間。
司馬師冷哼一聲道“好啊!”
“司馬昭你和司馬炎不愧是父子,竟然為了把皇帝留在你的血脈那一脈。”
“哪怕是立一個傻子。”
“也不願傳位給司馬攸!”
“還導致了司馬攸病死!”